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杜彬  杨熙  李丰  康小孟  梁建友 《辽宁化工》2012,41(12):1238-1239,1241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脱除液化气中的硫醇,考察了停留时间、放电功率、击穿功率等参数对等离子体脱硫的影响.实验发现:但当放电功率过高时,等离子体反应器会产生击穿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有效降低液化石油气中硫醇.当放电功率65 W、停留时间为200 s时,液化气的硫醇转化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2.
梁建友  王雪 《辽宁化工》2009,38(12):916-918,921
首先介绍了有机蒸气(VOCs)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和分离过程特点,有机蒸气膜的结构和选择分离原理,重点阐述了陶瓷膜在在石油化工、天然气和石油炼制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同时介绍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梁建友 《广东化工》2012,39(18):55-56,50
文章采用自行搭建的液-液排除法装置测定了ZrO2载体膜孔径及孔径分布,并考察了不同浸润-渗透体系对孔径测定结果的影响,不同浸润剂的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使用界面张力小的浸润-渗透体系,得到的孔径分布也偏小。液-液排除法的结果与SEM法进行比较,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以ZrO2为载体,正硅酸乙酯(TEOS)、乙醇、水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级孔径的SiO2超滤膜,并用液-液排除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考察了溶胶粘度、涂膜时间和支撑体孔径对成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制膜参数为:溶胶配比n(TEOS)/n(水)/n(乙醇)=1/8/4,涂膜时间30 s,支撑体孔径35nm左右。四次涂膜可以得到最可几孔半径为1.96nm的S iO2膜;在操作压力0.10MPa下,其对正己烷/氮气的分离因子可达到1.61,进一步改性后用于有机蒸气/氮气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梁建友 《化工时刊》2012,26(12):36-39
在油品储运、销售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油品蒸发损耗,有机蒸气回收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简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最后对膜法有机蒸气回收与吸收法、冷凝法进行比较,认为将不同的回收方法进行有机组合,能实现技术互补,膜法回收技术为目前较有可能及较容易取得突破成果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梁建友 《广东化工》2013,(24):191-192
文章主要根据陶瓷膜及其应用特点,综述了陶瓷膜在印染、油田及脱脂液等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概况,综合工业废水的特点对陶瓷膜微滤技术的可行途径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梁建友  王元有 《现代化工》2014,34(10):88-90
用乳化交联法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金雀异黄素包裹在明胶内部制成金雀异黄素的靶向明胶微球。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明胶包裹药物靶向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微粒进行了形貌表征,微球粒径在1μm左右;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确定粒子中包裹了金雀异黄素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用强振动磁力计对其磁性进行测定,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微粒的包裹率和载药率分别达4.10%和1.53%。  相似文献   
8.
梁建友 《广东化工》2011,38(12):72-73
文章首先介绍了油气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和分离过程特点,重点阐述了膜技术在油库、加油站和炼油厂等工业领域油气回收中的应用,同时介绍膜技术发展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梁建友 《辽宁化工》2012,41(12):1317-1319,1332
某石化厂装置余热回收系统原设计采用热管技术,用烟气的余热来加热入炉空气,但由于存在种种问题,使用效果不理想;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套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装置采用扰流子翅片管加热,余热回收系统的热效率提高到92%以上,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梁建友 《辽宁化工》2010,39(12):1236-1238
对于孔半径为1.70 nm的超滤膜,在0.10 MPa时膜对正己烷/氮气的分离因子是1.52;膜对正己烷/氮气的分离因子均随原料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分离机理是表面扩散。以回收大气中油气为目标,采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对超滤膜表面进行改性,改性后的膜在0.10 MPa时对正己烷/氮气的分离因子达到1.74,与改性前相比,分离因子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