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供了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合成M etoprolol酒石酸盐新工艺.产品以对甲氧乙基苯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400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合成2-[4-(2-甲氧基乙基)苯氧基]环氧乙烷中间体,中间体再经过胺化反应合成M etoprolol,M etoprolol与酒石酸成盐生成了M etoprolol酒石酸盐.产物由红外光谱(IR)、核磁光谱(1HNMR)、物理及化学分析等方法证实与目标产物基本一致,总收率达50%.  相似文献   
2.
春水水电站是中型低水头河床式电站,针对工程施工导流设计中的导流方案、导流设计标准、导流时段的选择、围堰型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中小型低水头河床式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基于超弹性NiTi合金薄板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实验结果,采用三段线性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热物理常数等效法考虑相变潜热对温升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相变图案演化进行模拟,揭示相变图案演化的率相关性机理。模拟结果表明:超弹性NiTi合金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宏观表现为局部相变带的萌生、扩展与合并;由于相变潜热的释放,相变带的萌生伴随着局部温升,温升的峰值与加载应变率密切相关;局部相变带与加载方向成一定夹角,角度为50°~65°;随着加载速率增加,试样从等温向绝热状态转变,相变应力与局部温升随之增加,相变更容易在低温区域萌生,导致相变带数量不断增加;模拟的超弹性NiTi合金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相变图案及温度场演化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阐明该合金的相变局部化演变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志鸿  李建  阚前华  康国政 《材料工程》2019,47(10):133-140
在室温下对形状记忆聚氨酯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调拉伸实验,结合红外测温仪对试样表面温度进行同步监测,研究拉伸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当应力达到屈服峰后,分子链解缠导致了屈服软化,同时分子链之间的摩擦诱发了局部化温升;随着载荷继续增加,分子链在拉伸方向优先取向导致应变硬化发生,响应的应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同时发现,屈服峰和局部化温升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然而材料耗散生热诱导的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之间存在竞争机制,使得局部化塑性流动过程对应变率的敏感性降低。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板状试样拉伸的有限元模型,对形状记忆聚氨酯的拉伸变形进行热力耦合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塑性应变场和温度场云图发现,局部化的塑性流动和温升均从初始缺陷处萌生,并逐渐向中间移动直至扩展到整个试样。进而提取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平均温升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6.
网络技术的迅速成熟使得公众对信息技术的期望性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加快了通信工程的发展步伐,同时也推动了信息传输技术科学研发的速度,而网络技术的安全与稳定则与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通信工程应用传输技术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其作用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7.
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光催化原理的基础上,对光催化材料及其反应机理、存在问题及其改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简述了未来的半导体光催化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溶剂法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对乙醇溶剂法提取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证明:在乙醇浓度为35%,用量为8倍量.提取时间2h,水浴温度65℃下,可将银杏叶中90%以上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9.
探讨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器设备标志着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增长量远不能满足高校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需求,如何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其利用率成为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型仪器的使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5项措施.意在使大型仪器能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