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接2006年第6期)3生产线装备衬料应力承受情况3.1不动设备3.1.1预热器分解炉系统系统内衬料在600℃以上部位承受碱硫氯侵蚀、800~1200℃的部位则侵蚀较强、分解炉及上升烟道等装备内局部范围的衬料承受1200~1500℃的热应力和氧化还原负荷,系统内直墙部位及顶部衬料承受金属机  相似文献   
2.
两档短窑以其过渡带停留时间短、表面积较低、机械稳定性好,相对于三档窑有自身的优势。本文以2019年投产的巴基斯坦一条Φ5.4 m×62 m两档短窑为例,介绍了整条熟料生产线的情况,投产运行显示该生产线产量达到6 700 t/d合同要求,实际产量达7 000 t/d,配套五级预热器、冷却机,热耗为2 910 kJ/kg,烧成工序电耗20.7 kWh/t,系统达产达标通过验收;总结了两档窑的应用实践,为水泥工作者及水泥装备出口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武晓萍 《陕西水利》2014,(4):176-177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首当其冲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成为改革的切入口。而水利灌溉在农业中处于基础地位,特别是在现今我国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显著的形势下,加强水利灌溉的管理与控制势在必行。本文从水利灌溉管理的意义着手,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水利灌溉方面的缺陷以及改进与加强水利管理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1概述预分解窑系统的表面散热损失主要包括回转窑、预热器、窑头罩、三次风管和冷却机的表面散热损失,烧成带、过渡带部位的筒体表面温度一般在300~380℃,所占散热比例较大,达到总表面散热量的一半左右。预热器  相似文献   
5.
石膏分为天然石膏和工业副产石膏。我国天然石膏储量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约为1.0×1011吨,居世界第一位[1]。目前,我国磷石膏年排放量已超过5 000万吨,脱硫石膏年排放量已达3 000万吨,盐石膏年排放量为500余万吨[2],而且这些工业石膏将随着磷复肥、电力和海盐业的发展而持续增加。工业石膏一般含有有害物质,长期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其综合利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2000年至2011年底,大型预分解窑在我国已投产约1400条,熟料产量为11.28亿吨。但是这些生产线投入运行后,普遍遇到窑筒体变形造成窑内衬砖损坏的问题,影响生产运行,现将有关筒体变形产生原因及解决方式介绍如下。窑筒体变形是由窑内衬砖的重量、窑料荷重和筒体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泥产量迅速增长,总产量从2000年的5.97亿吨增至2005年的10.67亿吨。大中型预分解窑的生产总量增加尤为迅速。从2000年的0.55亿吨,增至约4.15亿吨,窑的规格迅速扩大,5000t/d级生产线投产已近百台,10000t/d级生产线已有多台投入生产。由于生产线急剧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水泥窑富氧燃烧技术的相关现场实践和数值模拟研究方面的工作,对水泥窑的富氧效果和富氧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分析了水泥窑富氧的特殊性以及富氧后带来的一些问题,对水泥窑富氧燃烧技术的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环保形势日趋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水泥工业当前的重要课题。GB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新建水泥企业的NOx(NO2@10%O2) 排放限值为400mg/Nm3,重点地区排放限值为320mg/Nm3。对国内各种类型水泥生产线的检测结果表明,2 000~5 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排放的NOx浓度一般大于850mg/Nm3。目前,我国接近60%水泥熟料生产线完成脱硝改造,但主要是以SNCR改造为主,脱硝成本较高,一般在3~5元/t熟料。为了降低脱硝成本,有必要采用工艺优化、分级燃烧等前置脱硝技术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10.
大型预分解窑衬料承受的应力和提高使用周期的措施(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熟料煅烧的过程中,熔剂矿物在熟料内生成液相,液相对熟料及窑皮的形成和衬料的损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液相性质的有液相量、液相表面张力、液相粘度及液相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