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溶胶-凝胶法与水热法相结合制备活性碳纤维(ACF)-Ag-TiO2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量色散型X射线光谱仪对ACF-Ag-TiO2纳米纤维复合物的表面形貌及晶型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的脱色降解为模式反应,考察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CF-Ag-TiO2纳米纤维长度为48μm,直径约为58μm,直径约为550 nm;制备的材料中A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5%时,ACF-Ag-TiO2的催化效果最优,光照30 min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5%。  相似文献   
2.
采用强碱溶液对壳聚糖的羟基进行O-羧甲基化,再用叶酸偶联0.羧甲基壳聚糖。然后用红外光谱扫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位滴定法分别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计算了叶酸对O-羧甲基壳聚糖的修饰量。结果显示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为38.28%,且O-羧甲基壳聚糖能够较好地溶于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中。所测叶酸对O-羧甲基壳聚糖的修饰量为17.8μg·mg^-1。  相似文献   
3.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的最佳配比,并对待处理污水的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助溶剂碳酸钠与粉煤灰物质的量比0.2时,其对粉煤灰中铝、铁的浸出率影响最大;在焙烧温度860℃、酸浸温度105℃、盐酸质量分数30%、溶出时间1.5 h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其絮凝效果最好,对生活废水的COD、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8.32%,80.78%,67.74%。在与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的对比实验中,聚硅酸铝铁的絮凝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4.
5.
以银氨溶液为敏化活化剂,采用一步敏化活化化学镀工艺制备了纳米镍钴包覆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镀液pH、温度、镍钴摩尔比对CNTs在低频区吸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pH=9,n(Ni)/n(Co)=3∶7。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化学镀前后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镍钴成功地包覆在碳纳米管上;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镍钴碳纳米管的最大回损值达到30.66dB,吸波值小于5dB的频率宽度为1042MHz。该镍钴碳纳米管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碳酸钠为助溶剂,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碳酸钠焙烧前后的粉煤灰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并对铝铁浸出率进行了研究,对产品的最佳用量进行了确定。在最佳用量下,产品处理废水BOD、COD、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76.47%、78.74%、82.79%、70.31%。  相似文献   
7.
以TiO2粉体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3+/TiO2复合粒子,并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反应温度、掺铁量、反应时间、烧结温度和NaOH浓度对水热法制备Fe3+/TiO2复合粒子粒径大小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能量色散型X射线光谱仪(EDX)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Fe3+/TiO2复合粒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为7mol/L,掺铁量为7%(摩尔分数),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6h,烧结温度为400℃.  相似文献   
8.
采用沸腾回流法制备了Ni0.4Zn0.35Co0.25LaxFe2-xO4/碳纳米管(CNTs)复合吸波材料,考察了镧(La)的掺杂量对复合材料磁性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沸腾回流法制备的铁氧体为单相尖晶石结构,纳米铁氧体粒子成功包覆在碳纳米管上。La3+掺杂量x=0.07时,产物的矫顽力(Hc)最大,且吸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