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比较两类模具对挤压效果影响为目的,通过Deform-3D塑性变形模拟软件分别对两道次下单通道ECAP和单道次平行双通道ECAP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挤压冲头的载荷行程曲线和试样的等效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转角区域45°斜截面产生剪切变形,随着挤压的推进,试样边缘小面积高应变区会不断扩充直到形成新的平面应变区。尽管平行双通道挤压理论上相当于单通道挤压两道次的效果,但前者比后者提高了6倍轴向应变量,相应地平行双通道挤压后的试样总体等效应变比两道次单通道挤压提升了约35%,从而获得了更好的应变强化效果,同时凸模载荷提升了2倍,达到了255 kN,对模具材料强度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复杂光照条件下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单尺度Retinex并结合局部二值模式(LBP)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双边滤波代替Retinex的高斯滤波处理人脸图像,同时使用高斯-拉普拉斯(LoG)及归一化处理提取人脸图像的边缘细节特征,采用标准差的加权方法将两幅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融合,然后使用LBP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通过稀疏表示(SRC)算法对数据样本进行判别归类。在AR和Yale B+人脸库上的实验测试表明,提高了复杂光照下人脸识别的光照鲁棒性,在训练样本较少、光照复杂环境下能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中碳钢在轴向超低周疲劳载荷下的疲劳缺口系数问题,借助平均应力模型、断裂力学模型、场强法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一个新的中碳钢疲劳缺口系数计算公式,即中碳钢在轴向疲劳加载条件下弹塑性疲劳缺口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与传统的疲劳缺口系数计算公式相比,具有简单、精确的特点,可供疲劳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了新型可燃性胶黏剂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可燃性胶黏剂的工艺是可行的,淀粉、氢氧化钠、稳定剂质量比为5:3:0.5,制得的胶黏剂黏度适中、颜色较浅、化学稳定性较好。将此胶黏剂和炭粉胶合可以制备出结构紧实,不易碎裂,能在5 s内点燃,燃烧时无烟、无味的成型炭,该成型炭燃烧剩余物质量分数为5.47%,燃烧时间可以持续12.20 min/g,抗压系数达到11.03 N/mm2,热值达到35762.76 kJ/kg。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基于以太网的高效棒材光整机网络化通信系统实现方案,介绍了TI公司的新型16位FLASH单片机MSP430F149及Crystal公司的以太网控制器CS8900/CS8920的结构、性能和功能,给出了应用于网络化高效棒材光整机监控和以太网通信的MSP430F149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及程序,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普通旋风器的分离效率,提出一种内置滤袋旋风器。通过对该模型不同滤袋尺寸下内部气固两相流场的模拟,观察其不同截面处的速度和压力云图得出:当滤袋直径与旋风器排气口直径相同且开始逐渐增大,设备的性能趋好;直到滤袋侧面与旋风器进气口内侧壁在俯视图投影中即将相切时,旋风器性能最为稳定;滤袋长度到达旋风器锥体时设备表现更稳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设计的3种新型等通道转角挤压模具,结合现有关于等通道转角挤压的研究,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挤压过程中的载荷曲线变化、等效应力以及等效应变分布。结果表明,挤压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凸模载荷的大小;同时,对比了3种不同挤压方式下模具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后发现,旋转90°工艺的等通道转角挤压模具的等效应力值最小,使其在转角处发生拉毛的概率最小,对模具损伤也最小,并且其等效应变值最大,对试样的细化效果最好。最后,通过采取点跟踪的方式绘制应变点循迹图,更直观地论述了旋转90°工艺的等通道转角挤压模具更具有实用价值,也为今后开发实用型的等通道转角挤压模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为基本结构,以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为网络训练方法,研究40Cr在扭转疲劳载荷下的超低周疲劳断裂问题。训练结果表明:疲劳裂纹的形成寿命随着过渡圆角半径的变大而增长,随着径比的增大而呈缩短趋势,径比越大、过渡圆角半径越小,疲劳裂纹的形成寿命越短。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此神经网络模型有很好的特性,为超低周疲劳断裂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段红燕 《网友世界》2013,(24):98-98
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在专业学习方面取得修为,也需要积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否则,在承担跨文化交流责任方面会不足以适合职业需要。且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储备也是其习得英语知识的必要条件。所以,不能将英语专业学习观念片面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