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汤上 《中国陶瓷》1989,(1):14-21
本文提出了釉浆系统的概念;论述了釉浆系统的稳定性、荷电性和流变性;探讨了调控釉浆时添加剂对釉浆系统产生悬浮、稳定、稀释、凝聚、絮凝和停留作用的机理;介绍了各种釉浆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和参考用量。  相似文献   
2.
现代日常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新型食物容器,搪瓷材料因兼有耐久性与装饰性特点而备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对食品接触级的搪瓷材料进行安全性评价尤为重要。通过对比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食品接触级材料的有毒元素浸出实验与限量的法规和标准,归纳出各法规标准间的差异性,为食品接触级搪瓷材料的安全性检测和新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文章总结了中国相关标准的发展历程,为面向国际市场的食品级搪瓷生产商与供销商提供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3.
汤上  夏君 《中国陶瓷》1995,31(3):28-31,40
本文研究了熔块釉中外加氧化锌的作用及不同类型的氧化锌对铅、镉溶出量的影响,并指出用间接法氧化锌(BA01-05(I型)优级品)代替直接法氧化锌(ZnO-X1),对降低陶瓷铅镉溶出量,使其达到美国FDA准则要求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日用陶瓷产品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各种高级细瓷,精细炻瓷的种类和数量在迅速增加。考察这些产品的工艺路线,不难发现基本上采用两次烧成工艺。而且大部分为高温素烧、低温釉烧,釉层厚度也有所增加,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素烧后坯的吸水率很小(瓷器<1%,炻器<3%),对釉浆物理化学性能和施釉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要求釉浆有较好的流变性、悬浮性以及合适的粘度,又要求釉浆有较好的粘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的角度,叙述了釉浆系统的基本性质和影响釉浆系统流变性质的因素以及生粘土在釉浆中的结构状态,讨论了氯化钙对釉浆系统的流变性、稳定性和停留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介绍了氯化钙作为絮凝剂在釉浆中的应用及工艺要求。本文对解决陶瓷二次烧成工艺中素胎上釉难和釉层厚度达不到要求以及由于釉浆流动性太好停留能力差所引起的一系列缺陷等课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组织关于接触食物搪瓷制品铅、镉、锑等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搪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结合性,且经济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有望成为优异的防腐涂层材料,已被尝试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工程、管道运输等领域的防腐工艺中,表现出了相对良好的防护效果。但它在强酸强碱环境下的耐腐蚀性不足且涂层中的气泡结构对耐腐蚀性有不利影响,同时高温烧结工艺也会影响金属基体的力学性能,这限制了防护性搪瓷涂层的应用。阐述了搪瓷作为防腐涂层的结构特点,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搪瓷涂层的2种改良方法,即改进涂层成分和调控涂层结构。改进涂层成分可通过磨加法添加相关成分,调控搪瓷涂层组织结构,达到提高涂层[—Si—O—]网络及致密度的目的,进而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调控涂层结构主要包括制备多层涂层和热处理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涂层孔隙率、控制涂层晶体形核,这有助于提高涂层的有效厚度及可控制生成化学稳定相。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提炼了这2种工艺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上述2种技术方法对搪瓷涂层在酸、碱、盐腐蚀介质中的改良机理,并阐述了搪瓷涂层在不同服役介质中的耐腐蚀机制。同时,提出了目前技术的难点与可能的新方向,以期为搪瓷涂层的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