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成琼  汪思宇  吕锡武 《净水技术》2021,40(10):43-48,93
针对水车驱动生物转盘(wdRBC)存在的短流问题,提出了在接触槽内增设折流板的措施加以改进,运用示踪剂NaCl脉冲响应试验,研究改进前后反应器水力特性,并采用快速排泥法启动折流板水车驱动生物转盘(wdbRBC).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下,改进后的反应器死区率降低,由35.29%、28.83%下降到3.10%、8.19%,水力流态明显改善,N值由2.03、2.78提高到7.77、5.78,Pe值由2.64、4.27增大到14.47、10.45;在不同HRT下,wdbRBC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相似,随着HRT的增大,N值和Pe值略有减小,死区率略有上升;此外,wdbRBC历时10 d即实现了反应器的稳定运行,最终出水CODCr<15 mg/L,氨氮<5 mg/L,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均在90%左右,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
考虑采用具有磷吸附能力的基质构建人工湿地,以吸附性能和出水pH等应用条件优化为前提,选择5种常见材料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它们对磷的吸附能力。将不同特性的材料按照不同比例构建混合基质,筛选除磷效果最佳的混合基质,研究其对水中磷的等温吸附特征,考察温度、初始浓度、基质粒径3个因素对混合基质吸附除磷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分析。试验设计条件下,以出水pH值8.5为优化目标,加气混凝土、陶粒、砾石按质量比3∶1∶1制得的混合基质ACG311对水中磷的去除效果最佳;对该比例混合基质进一步研究发现,ACG311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更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3.015 7 mg/g;温度、初始浓度以及粒径对ACG311混合基质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有影响;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准确地描述该混合基质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李丹  吕锡武  巩佳佳  汪思宇 《净水技术》2020,39(8):72-79,130
禾草作为湿地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净化的研究鲜有报导,为探究冷季型禾草作为湿地植物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浅薄型人工湿地对4种冷季型禾草的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为期6个月的长期监测,并对此人工湿地系统的物料平衡和禾草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 L.)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冷季型禾草人工湿地在进水NH~+_4-N、TN、TP分别为10.23、23.43 mg/L和1.63 mg/L的条件下,出水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种植匍茎剪股颖(Agrostis palustris Huds.)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的人工湿地出水浓度达到了一级B标准;冷季型禾草人工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主要依靠基质的富集,对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作用;冷季型禾草在冬季污染物削减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试验结果认为,4种冷季型禾草中黑麦草和苇状羊茅对农村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可作为冬季湿地植物,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适宜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对LiNi_(0.5)Co_(0.2)Mn_(0.3)O)2正极材料进行C和CeO_2双包覆改性研究,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包覆改性的LiNi_(0.5)Co_(0.2)Mn_(0.3)O)2材料仍维持层状结构并抑制阳离子混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C包覆厚度约为5 nm,CeO_2以纳米颗粒形式沉积在材料表面。循环伏安和阻抗测试表明双包覆提高了电极材料表面稳定性与电子电导性,有利于离子的嵌入与脱嵌,从而提高了LiNi_(0.5)Co_(0.2)Mn_(0.3)O)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1 C下循环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1.3%,10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8 m Ah/g。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改造的不断推进,饲草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因此,将饲草植物引入人工湿地.文中运用动力学试验研究3种饲草植物[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甜象草(Sweet pennisetum purpureum)、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对PO3-4-P、NO-...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植物通过直接作用与间接生态效应对系统脱氮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直接作用是湿地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无机氮;间接生态效应则是通过植物根系分泌氧和根系物质,以及影响氮素矿化作用,来改善脱氮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脱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硝化-反硝化过程,实现对湿地系统脱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植物对系统脱氮的影响机制,对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配置和高效脱氮人工湿地的设计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巩子傲  汪思宇  吕锡武 《净水技术》2021,40(9):84-90,96
以"缺氧调节-好氧-经济型人工湿地"生物生态组合工艺中好氧单元技术——水车驱动好氧生物转盘为研究对象,选择毛毡、碳毡、无纺布3种挂膜填料,对比其污染物去除性能和微生物富集特性,从而确定最适填料.结果表明,无纺布填料生物转盘硝化效果和生物亲和性优于其余两种填料,对CODCr、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3%和80.5%.附载无纺布填料后,转盘驱动效果有所下降,但复氧效能大幅度提升,挂膜稳定阶段两级生物转盘的CODCr、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76%±0.85%和92.15%±1.4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