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恂  龚文琪 《水电能源科学》2007,25(3):26-28,3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掺杂TiO2光催化剂,借助XRD、HRTEM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了Ce含量、煅烧温度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偶氮废水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铈掺杂在提高了TiO2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同时也抑制了相转变。当Ce的掺杂量为3%时,对偶氮废水的处理率可高达92.3%。  相似文献   
2.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钛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TiO_2和用碳酸钠修饰的TiO_2纳米粉体,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和T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碳酸钠修饰后的TiO_2具有介孔结构,与纯TiO_2相比,晶粒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对亚甲基蓝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去除性能,光反应30 min时,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7.05%。  相似文献   
3.
略述城市污水厂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略地叙述了污水厂污泥热化学处理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就污泥焚烧处理与污泥热解处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水厂加氯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时滞等特点,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式难以实现消毒剂精准投加。因此,以某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的水厂为例,首先通过分析该水厂加氯系统工作原理,结合工程经验和运行数据确定了加氯过程的近似数学模型。然后综合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控制器,并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了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控制系统和传统PID控制系统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PID控制系统,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超调量减少了89.36%,调节时间减少了46.63%,其抗干扰能力也更强,系统整体控制效果有了较大提升。最后使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法对水厂加氯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试运行后发现,新系统控制效果良好,出厂水游离氯值能够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在不同pH条件下考察3种农业生物质即小麦秸秆粉末(WSP)、玉米秸秆粉末(CSP)及稻壳粉末(RHP)对污泥脱水的影响.采用毛细吸吮时间(CST,tCS)及污泥比阻(SRF,FSR)等表征污泥脱水性能,用粒径和Zeta电位考察污泥性质的变化,通过离心液浊度,胞外聚合物质(EPS)含量、束缚水和泥饼结构来解释协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当pH控制在3时,污泥脱水效果最好,深度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下降到61. 5%;分别投加WSP、CSP及RHP时,污泥FSR分别下降到7. 32×10~8,7. 41×10~8及8. 29×10~8s2/g. pH小于2或pH从8升高到11时tCS和FSR都显著升高;在投加0. 75 g/g DS WSP、CSP及RHP后,也不能改善污泥脱水效果. pH低于2或者碱性条件使污泥释放更多有机物质和浊度,污泥脱水效果恶化严重.酸及生物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机理为酸(pH=3)促进污泥分解EPS释放束缚水,而生物质作为骨料提供水分孔道.  相似文献   
6.
以水杨酸为模板分子、TiO_2为功能单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探究所制备催化剂的降解效率及降解的选择性。并用X射线衍射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等对催化剂的晶型、分散性、微观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印迹TiO_2在紫外光下催化降解水杨酸溶液,180 min脱色率达到98.2%。在苯甲酸、水杨酸混合液中进行光催化降解,分子印迹TiO_2优先降解水杨酸,选择因子达到2.66。因而分子印迹改性有效地改善了TiO_2的光催化效率和降解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作为模板分子、钛酸丁酯为钛源和功能单体、硝酸银为银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Ag-MIP-TiO_2催化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对污染物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为锐钛矿相;银掺杂结合分子印迹技术显著地提高了TiO_2对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光吸收效率,使得材料生成了大量尺寸均一的印迹空穴。在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摩尔比为5:1,掺银的摩尔分数1.0%,煅烧温度500℃、时间2 h,催化剂用量为3 g/L时,经过2 h光催化降解反应,其对目标污染物降解率可达93.4%,是NIP-TiO_2(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模板分子和银源)的1.3倍。。  相似文献   
8.
以溶胶-凝胶法为基础,以硫脲和硝酸银分别为硫源和银源制备出Ag_2S聚合物,然后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目标印迹分子(MIP),钛酸正四丁酯为钛源,制备出了Ag2S-MIP-TiO_2粉体。将所得粉体用SEM等手段进行表征,并利用其在紫外光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反应90 min降解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效率达92.22%,是TiO_2的1.42倍,并且能够选择性处理目标污染物废水,选择性因子达3.571,为MIP-TiO_2的1.73倍。  相似文献   
9.
张雷  李明  汪恂 《中国橡胶》2014,(21):32-34
针对武汉市沙湖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在低温条件下脱氮效果不佳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做出相应调整,提出了优化方案。在冬季低温时通过将污泥浓度提高到3 500 mg/L、内回流比上调为180%、曝气池DO提高至4.5~5.5 mg/L等措施,可强化A2/O工艺在低温条件下的脱氮效率,平均出水NH3-N、TN浓度分别为4.9、12.5 mg/L,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催化灭菌活性的掺铈纳米TiO2薄膜,并用XRD、HR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其膜的结构和特性。试验表明:铈的掺杂能有效提高纳米TiO2薄膜的光催化灭菌能力,在热处理温度为550℃,掺铈质量分数(m(Ce)/m(TiO2))为3%条件下,其杀灭大肠杆菌率为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