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1.
以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方法,用四氢呋喃(THF)溶解混合物,浇涛在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制得PVC/PUR–T共混材料,采用高压CO_2为发泡剂用间歇发泡法制备PVC/PUR–T发泡共混材料。通过对解吸附时间的测定,确定了饱和时间为24 h。通过改变饱和压力得到一系列不同体积膨胀倍率和泡孔大小的材料,随着PUR–T含量的增加,体积膨胀倍率呈下降的趋势;PUR–T含量为5%时,混合材料的泡孔密度最大,随后又会降低,同时随着饱和压力的提高,试样的泡孔密度随之变大。在对发泡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发现加入5%的PUR–T对断裂伸长率影响不大,但随着PUR–T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增加;随着PUR–T含量的增加,发泡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也增加,说明PUR–T的加入增强了体系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聚丙烯原料对无纺布的力学和加工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制备出力学性能高、纺丝性能好的无纺布。方法 以不同熔融指数的聚丙烯粉料为基础树脂,使用不同的过氧化物与其进行共混熔融挤出造粒,然后采用气相色谱、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拉伸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基础物性、分子结构、气味、VOC、残留物和无纺布的力学性能及加工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 以熔融指数8 g/10 min(GB/T 3682.1—2018)的粉料为基础树脂,加入少量的3,6,9-三甲基-1,4,7-三过氧壬烷,挤出造粒制备出的4号树脂原料样品。该样品具有高的熔体流动性(MFR为35~40 g/10 min)、窄的分子量分布(3~5)、低灰分和鱼眼数、低气味、低残留的过氧化物等性能,从而制成拉伸强度高、纺丝效率高且加工稳定的无纺布成品。结论 基础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设计、原料的配方体系、工艺路线都对无纺布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可纺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明晰该区域牦牛绒品质及市场开发前景,采集藏北高原12个县1 107头牦牛的牦牛绒样品,采用光学投影显微镜和钢尺分别测量牦牛绒的细度和伸直长度,并分析其与牦牛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平均细度和伸直长度分别为17.88μm和47.2 mm,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随着牦牛年龄的增长,牦牛绒的细度显著增加,而伸直长度变化不显著;牦牛性别并不影响牦牛绒细度和伸直长度的变化,为藏北高原乃至我国牦牛绒等级评定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