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聚物微凝胶为载体,利用外源沉积法制备表面担载有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PW-HPW)的杂化微球(PW-HPW/PNIPAM).该杂化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内部为PNIPAM水凝胶,表面均匀覆盖具有催化活性的过氧磷钨酸季胺盐.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主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拟硫化物,研究了该杂化微球在催化氧化脱硫方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杂化微球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佳条件下,40℃下反应8h,DBT转化率达到了90.32%.与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相比,担载后的杂化微球便于从体系中分离,经简单处理后可再次循环使用达3次以上.  相似文献   
2.
模板法制备新型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维系模板作用力的特点,将模板分为以分子间或分子内的弱相互作用维系特异形状的软模板和以共价键维系特异形状的硬模板.并对软模板法和硬模板法制备各种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的最新研究给予了较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宋少飞  胡道道  沈淑坤  李伟 《化工进展》2014,33(8):2101-2109
在有机硅氧烷的溶胶-凝胶过程中,常常形成超分子自组装结构,这种自组装行为对前体水解/缩合反应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有机硅氧烷分子自身结构影响和外源分子的诱导作用两个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溶胶-凝胶过程中有机硅氧烷自组装行为研究方面的特色工作。分析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指出设计合成含有独特官能团的有机硅氧烷为前体,引入外源分子,基于外源分子与前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构筑有机硅氧烷超分子体系,利用水解/缩合过程与自组装体系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备具有长程有序的硅基复合材料,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