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饲料级碱式氯化铜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配位催化液相沉淀法,在pH值5.0~5.5、温度70~80℃下,以适宜的搅拌速度、搅拌方式、催化剂浓度、结晶器结构、加料速度、方式等条件,合成的碱式氯化铜具有晶格结构,纯度大于99%,铜含量大于59%,粒径30~300μm,是流动性好、粉尘小、不吸潮、不结块的绿色结晶粉末.饲料级碱式氯化铜合成的关键是合成结晶型碱式氯化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氯化铵基体溶液中Cu^ 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实际应用。并对其中T—Cu、Cu^2 的测定方法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废弃电子化学品定义、产生来源、处理处置现状、处理处置标准化现状及标准发展方向。从废弃电子化学品行业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了行业现状、处理处置水平及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等。通过标准的制定实施,以及其创新驱动作用的发挥,规范了行业处理处置行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对全面提升废弃电子化学品处理处置技术水平,实现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和资源化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碱式氯化铜作为饲料添加剂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差热分析(TG),对结晶形态完整的晶胞发育完善的饲料级碱式氯化铜(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的显微形态、纯度、晶体特征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饲料级碱式氯化铜的鉴别、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饲料级碱式氯化铜样品的显微镜照片显示为球状多晶聚集体,表面呈现单晶的侧面和棱角等特征,单晶呈直六棱柱状;饲料级碱式氯化铜样品的XRD谱图与卡片85-1713>Botallackite-Cu2(OH)3Cl有较好的匹配;DSC和TG分析结果显示,饲料级碱式氯化铜在氮气环境下从室温升温到600 ℃的过程中依次发生脱水反应(265~322 ℃)和脱氯反应(387~472 ℃),总反应为4Cu2(OH)3Cl→6CuO+2CuCl+Cl2+6H2O,表明饲料级碱式氯化铜晶体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ICP-AES内标法测定碱式碳酸铜中8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ICP-AES法测定碱式碳酸铜中的砷、铅、镉等8种元素含量,用钇作内标校正大量铜基体的干扰。方法检出限可满足日常分析的需要。加标回收率93.6%—105.5%;相对标准偏差0.45%—3.52%。  相似文献   
6.
中国印制电路板行业每年产生大量含铜蚀刻废液,其资源化产品已在多行业广泛应用,如:碱式氯化铜用于饲料和工业、硫酸铜用于工业和电镀、碱式碳酸铜用于催化剂和木材防腐剂等。但行业技术混乱,标准缺失,导致处理工艺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极大的环境风险和资源浪费,标准化需求十分迫切。重点介绍了印制电路板含铜蚀刻废液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产品现行标准和发展趋势。指出应制定相应标准、设置严格的技术要求、严控特征污染因子、控制产品质量、约束和规范行业行为,以促进中国电路板蚀刻废液行业治理和铜盐工业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推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和无废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采用金相显微镜、XRD、DSC和TGA对Botallackite碱式氯化铜的显微形态、晶体特征和热分析进行表征。Botallackite碱式氯化铜的显微镜形态显示为球状多晶聚集体,表面保存单晶的侧面和棱角等特征,单晶为直六棱柱。XRD分析与Botallackite-Cu_2(OH)_3Cl有较好的匹配。DSC分析结果显示在氮气环境升温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吸热峰出现,其中第一个峰从265~322℃,第二个峰从387~472℃。Dr TGA分析图中也出现两个明显的峰,其位置与DSC两个峰的位置基本对应。结合热分解产物分析探讨了Botallackite碱式氯化铜在氮气环境中温度从265~322℃过程中发生羟基脱水反应生成3CuO+CuCl_2,温度从387~472℃过程中CuCl_2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Cl和Cl_2。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