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在非球面检测中,为了能很好的控制参考波面的变化,需要对参考镜的位置进行微移动,针对此问题,研究了一种磁动式微动间隙调节结构,该结构以3个通电电磁线圈为驱动力,直线导轨为运动平台,通过电磁力驱动使参考镜的位置进行微小的变化,结构简单、方便,可以实现波面的位置控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乙醇胺(MEA)溶液对CO2等酸性气体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在气体分离与净化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酸度计对MEA水溶液吸收CO2过程中pH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综合考虑了溶液浓度、原料气流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入描述吸收性能的比催化活性概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增加,pH下降速率不断降低,饱和时间逐渐延长,饱和状态的pH不断提高;随着CO2进气流量的增加,溶液pH下降速率逐渐提高并最终保持不变,溶液饱和时间逐渐缩短,饱和状态的pH随着流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70 ml·min-1进气流量下pH达到最低;随着溶液温度升高,pH下降速率先增加最终趋于稳定,饱和时间逐渐缩短最终趋于一致。该法操作简单,监测准确,并可以为CO2吸收液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瓷业机械化生产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冲击,使得传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面临着极大的传承危机。VR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非遗保护与传承模式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换的趋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为VR技术对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注入了强心剂。鉴于此,应该深刻认识到VR技术对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价值与重要意义,探讨VR技术对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具体内容与效果评估。通过VR技术的运用,更好地挖掘、记录、保护、传承和创新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为后人留下更加丰富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球面(Φ5mm~Φ50mm)的加工特点,在磁流变抛光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小型磁流变抛光装置。详细介绍了抛光装置中的工件运动机构的设计原理,并且通过三维建模从理论上验证了此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测试了微型制氧吸附剂的平衡吸附特性,在此基础上选出适合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的吸附剂.针对传统的单塔两步快速变压吸附制氧含量低问题,提出了提高产品气氧含量的单塔快速变压吸附制氧的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塔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过程中,采用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流程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气氧含量.充压前排放气的压力和氧含量是影响产品气氧含量的关键参数,采取合适的排放气压力和较高氧含量的排放气可获得更高的产品气氧含量.在吸附和解吸压力分别为240 k Pa和60 k Pa时,采用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的快速真空变压吸附流程可获得氧体积分数90%的产品气,其产氧率为325.08 L·h-1·kg-1.   相似文献   
6.
以实验室化学氧呼吸器生氧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数学模型,对生氧装置防护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通过模型验证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对比研究了劳动强度、入口CO2体积分数、生氧药剂颗粒当量直径以及入口管径对生氧装置防护时间和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强度和入口CO2体积分数对生氧装置防护性能影响显著,高劳动强度和高CO2体积分数均会引起防护时间缩短以及出口峰值温度升高;颗粒当量直径与防护时间近似呈负相关线性关系,12 mm颗粒的防护时间比6 mm颗粒少32.15 min,但是大粒径颗粒会使得出口峰值温度显著降低;入口管径对生氧装置防护时间和出口温度的影响均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低碳高炉炼铁已成为中国低碳冶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高炉炼铁工序,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及炉顶煤气利用率低,导致CO2排放量过多。为降低高炉炼铁的碳排放,提出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新工艺。以碳循环氧气高炉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高炉内软熔带上部含铁炉料的还原行为和焦炭气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SEM-EDS对烧结矿和球团矿的还原程度及渣铁分离现象加以分析,同时采用矿相显微镜对焦炭气化后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得到的高炉内含铁炉料还原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高炉的同一竖直方向上,随着位置的降低,含铁炉料的还原度和金属化率不断升高,焦炭的气化率不断上升。在高炉中心位置软熔带上方,含铁炉料的还原度为0.91,金属化率为67.58%,焦炭的气化率为20.91%。在高炉边缘位置软熔带上方,含铁炉料的还原度为1,金属化率为96.91%,焦炭的气化率为21.36%。并且,随着炉料下行,还原后含铁炉料的金属铁面积越大,渣铁分离越明显,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