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6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计划为契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拟对化工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初探。一方面,引入新旧动能转换新元素更新化工类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建设模式并进行在线课程建设,以突显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借助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平台进行强氟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燃料电池等特色材料开发的实践教学,并依托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平台进行功能性食品、医用化妆品和保健医药的仿真合成。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同学们对高端化工产品的配方优化、反应器设计、化学工艺流程操作的全方位认识。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以更好地服务于我省化工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主义理论的深化及发展,其从认知结构上揭示了个体学习发生的内部机制,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得到重视及应用。理工性质的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是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研究实际化学工程中的普遍规律,并解决化工过程设计和设备计算。我院在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明确学生地位和教师地位,做好各级教学设计,在展现教学内容的方法和步骤等方面做了细致的思考及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解析工程实验的巧妙性,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工原理是化工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和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结合几种典型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验研究过程,解析工程性实验中所蕴涵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方法论,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液体精馏是化工原理课程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精馏的进料热状态影响到精馏工程中的多个方面。进料热状态的合理选择涉及了能量的合理利用问题。从连续精馏热量平衡的角度剖析进料热状态的合理选择,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精馏理论原理,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技术经济的概念和争取工程最优化的工程观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MgSO4.7H2O和NaOH一步法水热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制备工艺,研究了各种合成条件对合成过程和产物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MgSO4.7H2O和NaOH的物质量比为1:1.5,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200℃。  相似文献   
6.
倪献智  牟宗刚  耿兵  李春生 《山东化工》2014,43(10):130-133
化工原理是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析研究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和设备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分析处理工程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应用了多种工程处理方法,极限处理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些工程问题的处理方法中,蕴涵着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智慧和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工程问题处理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化工原理课程中各传质单元操作工程研究方法的分析,笔者论述了各传质单元操作的研究方法,在相平衡描述、传质速率描述、物料衡算、极限处理法和技术经济性分析等几个方面存在着共同的特征。掌握这一共性特征,对于整体上把握传质单元操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化工原理是一门化工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内容是利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原理,研究实际化工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从而得到工程理论,并利用这些工程理论进行化工过程设计、工艺计算、设备构造设计等。其知识体系展现了由科学理论建构工程理论的过程,反映了工程理论研究者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知识建构活动的机制,蕴涵着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十分有益的科学元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旋涂法在功能化基底上制备交联聚硅氧烷薄膜,用DF-PM型静-动摩擦试验机评价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在表面羟基化基上制备的聚硅氧烷薄膜同钢球对摩时,摩擦系数较低,耐磨寿命更长,适合作为低载荷下的减摩抗磨防护层.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分析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分离课程的特点及现有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的措施,例如将课程设计部分计入学生最终成绩;在教师层面,积极引导教师深入企业,在实践中成长;在学生层面,加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期达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