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氧电极的氧析出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ER)的缓慢的动力学,是影响锌空气电池发展的制约因素,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是使OER和ORR快速发生的重要途径。综述了应用于锌空气电池阴极部分的CoFe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催化性能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首先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分散助剂得到石墨烯/MMA分散液,然后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以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高阻计等仪器设备对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DMAEMA的助分散作用,实现了PMMA对石墨烯的完全包覆,并且DMAEMA的胺基与石墨烯表层官能团间存在强相互作用;石墨烯的引入提高了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加约6.4 ℃、初始热分解温度增加约38.3 ℃;石墨烯的引入改善了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及拉伸性能,但冲击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3.
4.
以苯胺、聚丙烯接枝磺化苯乙烯、氧化石墨烯为反应原料,以盐酸为掺杂剂,通过苯胺原位聚合及大分子反应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丙烯接枝磺化苯乙烯/聚苯胺(GO/PP-g-SPS/PANI)层状结构的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及反应物配比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的影响。分别采用FTIR、XPS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分析,并采用SEM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将其添加到PP中的抗静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GO/PP-g-SPS/PANI制备最佳配比为质量比mPP-g-SPSmGOmANI=30∶15∶1时,材料体积电阻率最小为120Ω·mm。添加到PP中导电逾渗阈值为0.7%(质量分数),PP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达到最低值4.5×1010Ω·mm,比纯PP降低了6个数量级,拉伸强度提高了2.8MPa。SEM形貌图表明GO/PP-g-SPS/PANI以GO为骨架表面层状蜂窝结构,聚合物大分子镶嵌在GO片层间,与PP共混物界面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在校大学生服务,设计和开发了"乐活校园"智能服务应用.它是一个集导航、点餐、校车信息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平台,是一款基于微信API的微信小程序.经过测试,该应用功能基本可以满足大学生群体的校园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6.
由于建筑材料的遮挡和吸收,室内的无线信号严重受损,致使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室内场景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基于基站的室内定位技术成为关键,其定位性能与基站标定精度关系密切.基于基站通常布置在建筑体墙面上的事实,提出了一种融合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站自标定技术,用于提升自标定性能,同时,使用克拉美罗下界进行理论性能分析.所提技术在半定规划算法中融入了建筑信息模型空间约束.克拉美罗下界分析和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融入建筑信息模型中的空间约束有效地提升了基站自标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以二元乙丙橡胶(EPR)为增韧材料、纤维素(α?C)为增强材料、EPR接枝乙烯醇共聚物(EPR?g?V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EPR/改性纤维素(M?C)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验证了M?C的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塑料材料动态性能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PP/EPR/M?C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球晶尺寸、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EPR、EPR?g?VA包覆碱预处理纤维素(APC)形成“皮?芯”结构;相对于PP/EPR共混物,PP/EPR/M?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当M?C添加量为6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分别达到12.59 kJ/m2和146.5 ℃,并且复合材料中PP相的球晶尺寸变小且晶界面模糊。  相似文献   
8.
用一种新颖的制备纳米粒子与薄膜的垂直靶向脉冲激光沉积(VTPLD)方法,在室温及空气气氛下,于玻璃基底上成功地制备出ZnO纳米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ZnO纳米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仪对薄膜的光致发光(PL)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3 W时,沉积出的粒子大小较均匀,尺寸在40 nm左右,且粒子排列呈现出一定方向性;当激光功率为21 W时,沉积的ZnO纳米薄膜图呈现出微纳米孔的连续薄膜.在玻璃基底上沉积的ZnO纳米薄膜有一主峰对应的(002)衍射晶面,表明ZnO纳米薄膜具有良好的c轴取向性.不同激光功率下沉积ZnO纳米薄膜经500 ℃热处理后的PL峰,其强度随激光能量而变化,最大发光波长位于412 nm.  相似文献   
9.
曾滨  王宇威  潘钻峰  许庆  薛卫 《工程力学》2022,39(2):159-167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核电厂房安全壳水箱内水会发生晃动,这种流固耦合作用会影响到安全壳的动力响应。采用简化附加质量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法,分别对应不考虑和考虑水体晃动的效应,选取常用自然波Northridge波和上海人工合成波作为地震动输入,获取了7个水位工况下包括基底剪力、位移和加速度的动力响应。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发现考虑水体流动的SPH法要比不考虑水体晃动的简化附加质量法的动力响应要小,水箱内水的晃动对结构整体的动力响应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并分析SPH法各水位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水位高度4.0 m时,安全壳动力响应相对较小,是水箱较为合理的储水水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的人数急剧增长,高层建筑物的数目也在急剧增长,而在这些建筑物中,电梯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是因为电梯的品质和使用年限等因素,因此经常会出现关于电梯类的安全事故,唯有持续加强对电梯的维修工作,才能保证电梯可以在正常的环境中安全运转。但是,与此同时,电梯维修也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在检查时,会有许多的风险,要对风险进行深刻的剖析,然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