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1.
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今世界聚乙烯(PE)催化剂,即铬系、钛系、茂金属和非茂金属单活性中心催化剂技术的发展,推动了PE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技术进步,PE生产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的进步使PE的性能进一步改进,更易于加工成型。新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双峰PE生产技术、反应器新配置技术、冷凝态和超冷凝态技术等。通过对国内PE生产技术进步、催化剂的研发和装置国产化现状分析,指出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今后我国PE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酯化、聚合和酰胺化反应制备了用于大庆0#柴油的降凝剂。最佳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混合醇A(十四醇/十六醇/十八醇质量比为30∶30∶40)摩尔比为1.6∶1.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丙烯酸(摩尔比)为0.010,温度120~130℃,时间5 h。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为: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其用量为酯化产物的1.0%~1.2%(质量分数),温度100~110℃,时间4~5 h。最佳酰胺化反应条件为:椰子油胺/丙烯酸(摩尔比)为0.4~0.6,温度220~230℃,时间2 h。结果表明,将制备的降凝剂加入到大庆0#柴油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未出现冷滤点反弹现象;加入后油品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但柴油的冷滤点下降。  相似文献   
3.
世界聚丙烯催化剂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晓丽  王熺 《上海化工》2005,30(7):28-31
阐述了当今世界聚丙烯(PP)Ziegler-Natta(Z—N)催化剂已发展到第五代,茂金属和单活性中心(SSC)催化剂技术使PP产品性能显著改进.并进一步扩大了PP的应用领域,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也相当活跃发展。我国白行开发的PP高效催化剂有N系列.CS系列、DQ球形系列、YS系列催化剂和ND催化剂等。PP催化剂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了PP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技术进步,但我国在PP催化剂研发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整距,对今后我国PP催化剂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2000年以来,国外AtoFina、Equistar、Nova、Dow和ExxonMobil等主要大石化公司对聚乙烯新产品的开发情况,新产品主要包括茂金属聚乙烯、双峰聚乙烯和功能性聚乙烯,较详细地阐述了这些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为我国聚乙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金晖  王熺 《四川化工》2003,6(1):13-15
本文对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渣油管线系统腐蚀情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阐述了管线腐蚀失效的原因 ,提出了防护措施 ,降低了管线腐蚀速率 ,提高了管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2000年以来,国外AtoFina、Equistar、Nova、Dow和ExxonMobil等主要大石化公司对聚乙烯新产品的开发情况,新产品主要包括茂金属聚乙烯、双峰聚乙烯和功能性聚乙烯,较详细地阐述了这些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为我国聚乙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烯烃聚合用的非茂单中心催化剂(包括非茂体系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特点、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情况。结果认为非茂单中心催化剂综合了Z—N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优点,而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大庆石化公司研究院近日研制成功新型有机聚合物填充改性的偶联剂,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9.
王熺 《化工文摘》2007,(4):48-51
文章简介了当今世界高熔体强度聚丙烯聚合改性法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其新产品的开发现状,并对我国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茂金属催化剂和单活性中心技术的发展,介绍了聚乙烯(PE)生产技术新的发展动向,如双峰PE生产技术、反应器新配置技术、冷凝态和超冷凝态技术。同时对我国自行开发的BCG、BCH、BCS和CT、CM等PE催化剂作了介绍,对今后我国PE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