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6篇
无线电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用电子衍射方法研究了非晶态Gd-Co薄膜(400—700A)的结构,测定了五个试样的径向分布函数,并把其中两个试样的径向分布函数与它们的磁性(一为垂直膜面单轴各向异性,另一为平面各向异性)联系,发现Gd-Co薄膜的垂直膜面磁各向异性可能与膜中异类原子的最近邻配位数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对垂直磁记录介质及其记录特性的研究得到非常广泛地开展。由于它具有很强的垂直膜面的磁单轴各向异性,和近于零的相邻位的互退磁效应,因而信息记录密度可获得高达10~8位/吋~2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3.
用电子衍射方法和Lorentz电子显微术观察了非晶态Gd-Co合金磁膜结构和磁畴的变化。薄膜在10~(-2)mmHg的低真空下作了为期二周的室温处理,也在5×10~(-7)mmHg的高真空下加热。发现低真空下作室温处理和高真空下加热都能使薄膜中发生相分离,而且薄膜的衍射强度峰形和磁畴图象均随之发生变化,Gd与Co原子间最近邻配位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磁畴图象中的磁泡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出现平面畴。这再次证实了非晶态Gd-Co合金磁膜各向异性与Gd,Co原子间最近邻配位数有一定联系,而且配位数能直观反映在衍射峰形上。 加热至350℃时Co首先结晶,其主要组成为α-Co,并有少量β-Co。随着温度继续上升α-Co逐渐转变为β-Co。即使加热至950℃亦未见Co氧化,而Gd在晶化之前就严重氧化。在晶化的全过程中均未发现Gd-Co台金和金属Gd的痕迹。 本文还给出了磁畴图象随温度的变化,并讨论了薄膜中的相分离和短程有序状态对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键  王荫君  马如璋 《金属学报》1989,25(6):108-111
测试了非晶Tb_(32)Fe_(54)Co_(14)膜的垂直膜面各向异性能、矫顽力和Kerr角。经X射线、电子衍射、XPS和Auger剖面分析证实,在100℃下退火,Tb_(32)Fe_(54)Co_(14)膜的非晶“相结构”和氧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对膜施加应力后,其性能发生明显变化,认为在制备过程中引入的应力与磁伸缩相耦合的应力感生各向异性是膜垂直各向异性的主要来源。非晶Tb_(32)Fe_(54)Co_(?4)膜的热不稳定性的原因是低温退火过程中的应力弛豫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电子衍射方法研究了非晶态Gd-Co薄膜(400—700A)的结构,测定了五个试样的径向分布函数,并把其中两个试样的径向分布函数与它们的磁性(一为垂直膜面单轴各向异性,另一为平面各向异性)联系,发现Gd-Co薄膜的垂直膜面磁各向异性可能与膜中异类原子的最近邻配位数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用电子衍射方法和Lorentz电子显微术观察了非晶态Gd-Co合金磁膜结构和磁畴的变化。薄膜在10~(-2)mmHg的低真空下作了为期二周的室温处理,也在5×10~(-7)mmHg的高真空下加热。发现低真空下作室温处理和高真空下加热都能使薄膜中发生相分离,而且薄膜的衍射强度峰形和磁畴图象均随之发生变化,Gd与Co原子间最近邻配位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磁畴图象中的磁泡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出现平面畴。这再次证实了非晶态Gd-Co合金磁膜各向异性与Gd,Co原子间最近邻配位数有一定联系,而且配位数能直观反映在衍射峰形上。加热至350℃时Co首先结晶,其主要组成为α-Co,并有少量β-Co。随着温度继续上升α-Co逐渐转变为β-Co。即使加热至950℃亦未见Co氧化,而Gd在晶化之前就严重氧化。在晶化的全过程中均未发现Gd-Co台金和金属Gd的痕迹。本文还给出了磁畴图象随温度的变化,并讨论了薄膜中的相分离和短程有序状态对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晶稀土一过渡族(RE-TM)合金膜的很多特性引人注目,Gd-Co膜的磁单轴各向异性是其一.近年来,为探索这特性的来源,不少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大部份用Lorent_2显微镜观察膜的磁畴,研究易磁化轴的方向及它们随外界条件如氧含量,退火温度等困素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同时用电镜的其他功能观察分析微观结构,用以与磁性联系.目前各向异性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看来膜中结构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与此  相似文献   
9.
<正> 斜入射真空蒸镀的金属或合金磁性薄膜具有很高的矫顽力和矩形比,是适用于高密度的磁记录材料。图1是我们采用真空蒸发得到的铁膜的Hc与入射角θ的关系,当入射角为80度时,Hc约为800Oe,Br/Bs≥0.85。高角度入射的铁膜之所以具有高的矫顽力,通常认为是由于晶粒沿着入射束方向排列所导致的形状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