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5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subtilis 168)染色体为模板PCR扩增出P43启动子,与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质粒pUBC19相连得到表达载体pUBC-P43,然后将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基因lipA克隆到载体pUBC-P43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UBCPL并转化B.subtilis TZ10.经中性红油脂平板、酶切和PCR方法鉴定得到重组菌TZ10/pUBCPL.宿主菌TZ10是B.subtilis DB104染色体缺失了lipA基因后获得.重组菌经初步发酵,以橄榄油为底物测定发酵上清液最高脂肪酶活力为49.1 U·L-1,而相应菌株DB104发酵最高酶活力仅为11.4 U·L-1.  相似文献   
2.
构建含有B.subtilis 24核黄素操纵子的整合型核黄素质粒pRB40、pRB61和pRB63,研究了核黄素操纵子分剐在B.subtilis 24R7染色体的rib、amyE和thrC位点整合对核黄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黄素操纵子通过单交换重组方式整合在上述位点可使核黄素合成量增加14%~19%,而通过双交换重组方式整合在amyE或thrC位点可使核黄素合成量增加40%~44%.增强核黄索操纵子在B.subtilis 24R7染色体上的稳定性可以提高核黄素的合成量.  相似文献   
3.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班睿 《广州化工》2010,38(10):208-209,218
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探索教学方法手段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三方面对有机化学实验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这三方面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Mn掺杂ZnS量子点(Mn∶ZnSQDs)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Mn∶ZnSQDs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现状,进一步推广Mn∶ZnSQDs在传感分析领域的应用,从Mn∶ZnSQDs的光学特性、制备方法及其在传感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混合菌群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杰  贾晓强  闻建平  班睿 《化工进展》2014,33(10):2729-2734,2743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微生物体内合成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可以作为化学塑料的替代品。利用纯培养微生物发酵的合成方法由于使用葡萄糖等优质底物及过程需灭菌等原因,产品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PHA的广泛使用;混合菌群利用废弃物合成PHA有效降低了纯培养方法的生产成本,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混合菌群合成PHA的历史沿革、合成原理、生产工艺、提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回顾了混合菌群合成PHA的发展历程,简述了两种主要的合成机理,介绍了不同底物合成PHA的代谢途径,重点阐述了混菌合成PHA的三段式工艺和产物提取方法,同时也对新近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提高混菌浓度与利用实际废弃物的能力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酸发酵液中的微量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成功分离检测了乳酸发酵液中的微量乙醇。以异丙醇为内标进行定量 ,该法方便易行 ,准确可靠 ,回收率达 10 0 4%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仪器小巧等优点。近年来,构建基于检测拟除虫菊酯的电化学传感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简要评述了1996年以来检测拟除虫菊酯的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包括汞电极、修饰电极、分子印迹传感器、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和DNA传感器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 L-lactic acid and its salts are being widely used in the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In particular, lactic acid can be used in the form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PLA), a new biodegradable plastic, which will solve one of the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bandoning of waste plastic. Rhizopus oryzae is known to be outstanding in producing optically pure L-lactic acid with low nutritional requirement. Similar to many other mycelial fungal species, Rhizopus cultures are morphology complex. They can grow as extended filamentous form, mycelial mats, mycelial pellets or clumps. Different morphology growth form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heology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 that will affect O2 transfer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strain. In this repor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ratio Na+ to K+ in medium, the morphology of the mycelial growth and lactic acid production were studied. We also compared the lactic acid productivity of optimal pellet form with immobilized cells by polyurethane foam.  相似文献   
9.
在mglB基因上进行了E149C、 A213S、 L238S三个定点突变,并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pET28c系统,构建了表达突变型GBP的基因工程菌BL21(DE3)/pLE3.工程菌经诱导培养后收获细胞,利用渗透休克法提取周质空间蛋白,经Ni-NTA柱纯化,从1 L培养液中可得到约3.5 mg SDS-PAGE纯度的GBP.  相似文献   
10.
食品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恺  班睿  赵学明 《食品科学》2002,23(9):138-140
随着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基因组测序的食品微生物数量的迅速增加,利用基因组信息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将有益于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它不但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细胞的生理及代谢功能,而且还为利用食品级生物改进食品的功能及安全性提供了众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