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了以3-溴苯绕蒽酮和邻氨基苯硫酚为主要原料合成溶剂橙63(C.I.S.O630R 工艺产品总收率达80%,纯度99.90%。通过用浓硫酸处理产品,春有两种晶型即α型和β型,其中β型对聚酯织物的当构性能比α型优异。  相似文献   
2.
优化了以3-溴苯绕蒽酮和邻氨基苯硫酚为主要原料合成溶剂橙63(C.I.S.O.63)的工艺,产品总收率达80%,纯度99.90%。通过用浓硫酸处理产品,发现其有两种晶型即α型和β型,其中β型对聚酯织物的染色性能比α型优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C.I.荧光增白剂351(荧光增白剂CBS)为例,通过实验讨论了影响荧光增白剂消光系数检测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对各因素的控制方法。通过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分析,确认了荧光增白剂CBS消光系数检测的最佳吸光度范围为1.1以内;通过对环境和滞留时间的考察发现,检测环境应充分避光且检测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完成;通过标准偏差分析,建议标准HG/T3726—2010中检测消光系数的称样量由0.1g更改为0.2g;通过考察溶液温度变化与消光系数的关系发现,检测溶液每升高1℃消光系数降低1.2;建议检测用仪器设备应严格进行定期检查以控制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验建立了使用X-荧光光谱仪快速检测荧光增白剂铁离子的方法。该方法的重复性限为2.5mg/k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99mg/kg;检测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5分钟。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生产中控和成品筛选;其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均能满足日常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单分散性高分子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浮聚合法因其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交联高分子微球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微球粒径的可控性和单分散性.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为单体,研究了应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工艺,分析了搅拌转速、分散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后期添加少量的助分散剂,可以有效防止单体和聚合物液滴的粘连,提高生成微球的单分散性;转速在160~200r/min、分散剂质量分数在0.15%~0.3 0A范围内,可以制得粒径为0.2~0.8mm的聚苯乙烯微球,微球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在乙腈-醋酸铵洗脱系统中加入合适含量的离子对试剂的方法对水溶性二苯乙烯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的品种进行鉴别,该方法为一针式液相色谱方法,可以在10分钟内一次进样鉴别至少8个品种的荧光增白剂,为行业提供了一种快速的荧光增白剂品种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荧光增白剂荧光强度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合成,为荧光增白剂的荧光强度和消光系数检测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荧光增白荆中三嗪杂质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红外光谱对标准样品进行了定性;使用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用263nm波长进行检测,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给出了定量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回收率90%~110%,最小检测限0.005%。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荧光增白剂VBL为例,对浸染法检测增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强度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通过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分量进行了评定合成,给出了标准的评定方法,评定中分别采取考虑和不考虑荧光强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是2.4分和0.6分,实际工作中,荧光强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荧光增白剂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介绍我国荧光增白剂标准体系的构成和每项标准制修订过程的概况及现状,并对我国荧光增白剂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①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标准体系,②对一些产量较多的品种应尽快组织制订相应的化工行业标准,③鼓励和指导企业制(修)订更多高水平的企业标准,④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分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