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 MIL-125(Ti)包裹的磷钼酸(HPMo),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得到 HPMo/TiO2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 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 N2-吸附脱附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发现 HPMo/TiO2复合材料主要表现为介孔结构,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HPMo/TiO2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数据显示,可见光照射90 min 后,罗丹明 B 溶液的降解率达 89.6%,且重复使用 3 次后仍保持较好的催化效果。此外,HPMo/TiO2复合材料还适用于催化降解其它有机染料。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化转台伺服系统中,常用的位置传感器是光电轴角编码器。传统的位置测量系统,是通过对其莫尔条纹的细分,及对精粗码的校正,来达到高精度位置测量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细分方法,它充分利用DSP运算速度快、处理数据能力强的优点,通过对不同计数器内数据的计算,达到了对电机运转过程中实时位置测量的目的,其测量精度(即最小分辨率)由所选DSP的运算速度决定。该方法避免了机械上对精码的刻划、电子学上对精粗码校正及A/D转换中量化等误差对细分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可移植性好,对编码器技术指标的提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掺杂镍基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Ni-BDC)复合催化剂,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对Cu/Ni-BDC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表征结果显示,Cu/Ni-BDC催化剂呈现多孔结构且具有较大的孔径尺寸及比表面积。在可见光的照射下,0.5g·L-1的Cu/Ni-BDC催化剂投入量在150min内对100mL质量浓度为10mg·L(-1)的MB溶液的降解率达84.8%,且催化剂经过5次循环实验其光催化降解率仍保持在77%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