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一株灰色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variabilis)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抗枯草芽孢杆菌为活性跟踪,对该菌发酵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获得单一化合物WL-B1.经对其光谱数据的分析,确认WL-B1为具有喹喔啉环的八环酯肽--棘霉素.WL-B1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病原细菌的活性均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以亚硫酸化坚木栲胶(ATO)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5株单宁降解茵,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株降解茵均能够在以ATO(3000 mg·L-1)为唯一碳源的改良查氏培养基上生长,其中降解茵dj3、dj4、dj5存在共代谢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肿柄菊粗提物毒杀线虫的潜力,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氟甲烷浸泡粉碎的肿柄菊枝叶混合物,经旋转蒸发获得粗提物,通过浸渍法检测了不同粗提物的毒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mg·mL^-1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二氟甲烷粗提物24~72h内对线虫的毒杀效果较弱;当浓度为20mg·mL^-1时,二氯甲烷粗提物毒杀线虫活性最好,处理72h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可达50.6%,乙酸乙酯粗提物和石油醚粗提物毒杀线虫活性均较弱;当浓度为40mg·mL^-1时,毒杀线虫活性大小依次是乙酸乙酯粗提物〉石油醚粗提物〉二氯甲烷粗提物,其中乙酸乙酯粗提物处理72h的线虫校正死亡率达73.6%。表明,对肿柄菊粗提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分离、纯化,有望开发出高效低毒、绿色环保的新型杀线虫农药。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测定烟碱与印楝不同配比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2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0.3%印楝乳油与70%烟碱乳油2种混配剂对小菜蛾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混配比为0.125%印楝·14.875%烟碱的增效作用最显著,此时的共毒系数高264.71。  相似文献   
5.
肿柄菊有机肥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柄菊作为有机肥料可以显著提高旱地、山地等贫瘠土壤的肥力,促进粮食增产,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肿柄菊有机肥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15%印·烟混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测定炯碱与印楝不同配比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2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0.3%印楝乳油与70%烟碱乳油2种混配剂对小菜蛾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混配比为0.125%印楝·14.875%烟碱的增效作用最显著,此时的共毒系数高达264.71.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发色团、硫交联桥、核心环缩肽及其氨基酸组成与其抗菌活性的关系,对一组喹喔啉类抗生素进行了定性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发色团对活性有一定影响,具喹喔啉发色团的化合物抗菌活性高于喹啉发色团,6位溴取代喹啉发色团可能有利于抗菌活性的提高;硫缩醛交联桥对活性的贡献优于甲基化的二硫桥,交联桥的烷基化程度对活性也有影响,核心环缩肽的存在是维持抗菌活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坡柳种子提取物对菜青虫取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秦小萍  赵红艳  杨美林 《农药》2007,46(7):494-495,499
研究了坡柳种子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4龄幼虫的拒食作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坡柳种子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4龄幼虫有显著的拒食活性,24、48h的非选择性拒食性AFC50值分别为742.14、1099.93mg/L;选择性拒食AFC50值分别为1081.15、1553.2mg/L;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4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明显,随施药剂量的增加,生长抑制率增大,化蛹率降低,处理剂量为5000mg/L时,生长抑制率大于100%,化蛹率仅为13.33%。  相似文献   
9.
坡柳皂苷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坡柳皂苷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行为的影响,以开发生物农药,在室内采用选择性产卵实验方法分别测定了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坡柳皂苷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卵量来看,各处理组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其中10.000 g·L-1处理组与对照的落卵量差别较大、卡方位达到131.120,0.080 g·L-1处理组次之、卡方值为92.395,2.000 g·L-1处理组与对照的落卵量差别较小、卡方位仅为24.599;从驱避效果来看,当坡柳皂苷浓度为10.000 g·L-1、0.080 g·L-1时驱避效果较好,驱避引诱指教分别为0.1891、0.1881,但是当坡柳皂苷浓度为0.400 g·L-1时,无驱避效果,驱避引诱指数为-0.1056,其它处理组驱避效果较弱;从整体上来看,坡柳皂苷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有驱避作用;坡柳皂苷对马铃薯块茎蛾的交配影响较小,0.016 g·L-1、0.080 g·L-1、0.400 g·L-1、2.000g·L-1、10.000 g·L-1处理组的交配率分别为60.00%、67.50%、67.50%%、67.50%、72.50%.表明,坡柳皂苷对马铃薯块茎蛾具有一定的产卵驱避作用,有望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驱避剂.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优选坡柳总皂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玉玲  杨美林  秦小萍  刘琦  范丽娜 《农药》2012,51(7):499-500
[方法]以坡柳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坡柳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坡柳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为70%乙醇,提取时间为24 h,间歇提取3次,溶剂体积为原料的6倍。[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可以作为坡柳皂苷的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