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程均 《建筑与文化》2013,(4):101-102
摩围山隧道为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隧道,所处地段岩溶发育、富含地下水及裂隙水、断层破碎带多。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包括地面调查和隧道地质素描、TSP203、地质雷达及超前长、短探孔多种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综合地质预报技术。对类似工程的超前地质预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HIPS/改性氢氧化镁晶须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品须(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氢氧化镁(MMH)晶须.将改性前后的MH分别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熔融复合制备了不同的HIPS/M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HIPS/MH复合材料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其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大于纯HIPS.随着填充量的增加,HIPS/MH复合材料表观黏度增大,非牛顿指数总体上也表现出增大的趋势.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MH晶须能改善了其与HIPS的界面粘接,降低HIPS/MH复合材料的粘流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表面处理剂(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和原位聚合方法对聚丙烯/微米氢氧化镁(M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DSC、SEM和毛细管流变仪对PP/MH(80/20)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改性后的微米MH与PP基体间的界面黏结力得到了加强,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较填充未改性MH的复合材料提高了26.4 %。在PP基体中添加聚合物包覆改性微米MH粒子的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较纯PP上升了64 %。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填充聚合物包覆改性MH的复合材料熔体表观黏度明显低于填充未改性微米MH的复合材料,表明聚合物包覆改性后的MH降低了其对PP熔体流动的阻碍作用,改善了PP/MH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 Mt/a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降低不完全再生装置氨氮和NO_x排放助剂RDNO_x(强化了CO助燃活性)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助剂按新鲜剂2%稳定加注后,再生器出口CO体积分数降低1~2百分点,锅炉超负荷运行情况得到缓解;锅炉出口外排烟气CO体积分数降低,提高了锅炉能量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湿法静电运行的安全性;可在较低外排CO含量下控制烟气NO_x排放,减少甚至停止SCR注氨,控制废水氨氮排放(质量浓度由约150~180 mg/L降低到40~60 mg/L),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原位聚合,制备苯乙烯原位共聚合改性MH。将改性前后的MH、微胶囊红磷(MRP)、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按不同配比熔融复合制备HIPS/MH和HIPS/MH/MRP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H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改性前后的MH与MRP的协同阻燃效应使HIPS/MH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8.9%,UL 94垂直燃烧达到V-0级。MH与MRP的协同作用增加了HIPS/MH复合材料的点燃难度,有效抑制了HIPS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对HIPS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MH)晶须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进行原位聚合,得到了聚苯乙烯改性的氢氧化镁晶须(MMH).将MMH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熔融复合制备了HIPS/MMH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包覆在MH表面,并形成了共价键结合;原位聚合改性改善了MH在HIPS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强了MH和HIPS的界面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HIPS/MMH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