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具有温度高、盐度高和TDS浓度高等特点,其不合理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文章简要介绍了热法海水淡化的各种工艺方法及特点,对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排入环境中的影响进行评述,并讨论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直接排放、综合利用及零排放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实验所用菌种分离自实际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沙雷氏菌属。对该菌种进行了苯酚降解性能研究,确定了该菌种的最佳降解条件:pH为8.0,温度为30℃,菌种量〔V(菌悬液)∶V(培养基)〕为5%,同时发现随着初始苯酚浓度的升高,菌种的降解性能下降;对该菌种的生长动力学研究表明,高浓度的苯酚对该菌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动力学方程符合Haldane方程;低浓度条件下菌种的动力学方程符合Monod方程。  相似文献   
3.
以改性火山岩颗粒作为吸附材料,处理含Cu2+和Zn2+重金属废水,探讨了pH、温度、改性火山岩投加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在3~6之间时,随着pH的增大,改性火山岩颗粒对Cu2+和Zn2+去除率显著提高,当pH大于6后,改性火山岩颗粒对Cu2+和Zn2+去除率增速变缓,并伴有沉淀出现;温度的影响表明:随温度升高改性火山岩颗粒对Cu2+和Zn2+去除效率升高,分析认为该过程是吸热反应,且为自发过程;对Cu2+吸附去除,改性火山岩颗粒最佳投加为10 g/L,对Zn2+吸附去除,改性火山岩最佳投加量为6 g/L;改性火山岩颗粒对Cu2+和Zn2+吸附去除过程属于快吸附过程,饱和吸附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滤-反渗透海水淡化(UF-SWRO)为主体工艺的海淡中试装置对热法海淡浓盐水进行了海水淡化实验研究。中试期间,UF和SWRO运行安全稳定,结果表明,UF出水浊度0.1 NTU,SDI_(15)值基本维持在0.5左右,满足SWRO单元的进水水质要求。SWRO产水率基本保持在40%,脱盐率大于97%,并会随进水温度变化,产水水质可满足工业回用水水质要求。与普通海水水源相比,膜法海水淡化工艺采用热法海淡浓盐水作为进水时,其预处理药耗低,反渗透药耗和能耗较高。  相似文献   
5.
反渗透脱盐技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循环水除盐、污水处理回用等领域,但是反渗透的回收率最高约75%,其剩余浓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且TDS高,不易降解,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反渗透浓水处理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对反渗透浓水处理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重点探讨现阶段膜蒸馏技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反渗透海水淡化的预处理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组合工艺对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预处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组合工艺产水直接进入反渗透海水淡化除盐单元。中试结果表明,采用此组合工艺可将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的浊度和SDI15值分别降至0.1 NTU和1.0以下,产水可直接安全进入后续反渗透海水淡化单元。反渗透单元脱盐率平均值为98.7%,对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除盐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