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实现室内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根据IEEE802.15.3a标准工作组提出的UWB室内信道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TDOA/AOA定位系统.在这个定位系统中,使用NLOS鉴别模块实时地检测信道的NLOS参数,再根据鉴别结果自适应地选用无偏/有偏卡尔曼滤波器,以消除TOA中的NLOS误差,同时对NLOS情况下的AOA数据加以抛弃,最后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实现TDOA/AOA混合定位.仿真结果显示,本系统能够实现超宽带室内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  相似文献   
2.
纳米FeS比表面积大且还原性强,对Cr(Ⅵ)吸附性能优异,但不稳定、易团聚,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油菜花粉为生物模板,通过共沉淀-焙烧法制得仿生FeS复合材料(bioFeS)。通过SEM、XRD及XPS等方法对bioFeS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r(Ⅵ)为目标污染物,分别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Cr(Ⅵ)浓度和pH对bioFeS复合材料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油菜花粉生物模板成功分散了FeS,制得的bioFeS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在反应时间为120 min、pH值为1、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L-1、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bioFeS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量可达88.95 mg·g-1;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共存离子NO3-和SO42-会抑制Cr(Ⅵ)的去除。结合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及XPS表面元素分析可知bioFeS复合材料除铬机制主要是吸附及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际制膜废液和制膜冲洗水,分别采用微电解氧化、芬顿氧化、微电解强化芬顿氧化技术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芬顿强化微电解技术处理制膜废水效果最佳,在pH值为5,炭铁比为1∶1,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制膜废液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2.22%,制膜冲洗水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66.67%。  相似文献   
4.
以萘、菲、荧蒽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操作压力、pH、离子强度条件下纳滤膜对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纳滤膜对PAHs类物质的截留率达到90%以上,是有效的分离方法.选用BDXN-70去除PAHs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操作压力0.4MPa,pH为10,离子强度(Ca2+)为0.4mS·cm-1.  相似文献   
5.
济南工程地质数据库是以理正工程地质地理信息系统(Leading GGIS)作为信息集成平台,结合济南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构建的数据库智能框架,对长期分散、孤立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一、入库,并挖掘利用。建立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系统,可以改善目前勘察数据成果的保存及使用,它不仅实现了勘察成果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还可使数据价值最大化,为数据的各种专题应用、管理应用和决策应用奠定基础数据平台,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程爱华 《机械工程师》2011,(10):153-155
对比了德国鲍曼公司的双螺杆泵样本的计算必需汽蚀余量公式、ALLWEILER公司的双螺杆泵的必需汽蚀特性曲线,并与国内某泵业2G系列中NPSHr曲线示例进行了比对计算。文中指出由于螺杆泵输送的介质品质不同、粘度工况不同,计算误差可能很大,需根据实际情况作大量试验来修正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某高层住宅地基沉降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际工程的地基沉降变形计算和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得出了地基压缩层厚度、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并推算了施工期和竣工后一定时期内的地基沉降速率和固结度。  相似文献   
8.
程爱华  马万超  徐哲 《化工进展》2020,39(2):798-804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海绵铁表面进行改性,并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处理含酚废水。通过氮气等温吸附(BET)、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海绵铁进行表征分析。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通过静态实验考察催化剂投加量、催化剂/PS摩尔比、pH和苯酚初始浓度对等离子体改性海绵铁活化PS处理含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海绵铁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均有增大,活化PS能力显著提高;在最佳反应条件(等离子改性海绵铁的投加量为0.4g/L,催化剂/PS摩尔比为1∶15,溶液pH为2,苯酚的初始浓度为250mg/L)下,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5%;反应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主要是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起氧化作用。等离子体技术改性海绵铁活化过硫酸钠可有效去除水中苯酚,为实际含酚废水的处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程爱华  张燕妮 《精细化工》2020,37(6):1253-125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o/Fe类水滑石(Co/Fe-LDHs),焙烧后得到焙烧态Co/Fe类水滑石(Co/Fe-LDO)。通过XRD、SEM、BET和XPS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其活化过硫酸钠(PS)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焙烧可使Co/Fe-LDHs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Co/Fe-LDO。比表面积从41.2 m~2/g增大至56.8 m~2/g,孔体积从0.2 cm~3/g增大至0.3 cm~3/g,增强了样品对过PS活化性能。在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25.0℃、PS投加量为0.2 g/L、Co/Fe-LDO投加量为0.2 g/L、溶液pH 6.0、苯酚初始质量浓度100.0 mg/L时,苯酚降解率可达90.1%。机理分析表明,SO_4~-·和·OH在Co/Fe-LDO活化PS降解苯酚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仿生合成法,以枣为模板合成仿生态水滑石,于500℃条件下焙烧制成仿生态焙烧态水滑石(LDO),研究仿生态LDO吸附NO_3-N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 H为9、吸附剂量为0.1 g、浓度为50 mg/L的NO_3-N溶液中,仿生态LDO吸附NO_3-N效果最佳,吸附量可达30.25 mg/g。仿生态LDO吸附NO_3-N的规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说明仿生态LDO吸附NO_3-N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