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氨氧化细菌的富集培养方法.采用该技术培养30 d,氨氧化细菌能够富集达到90%的亚硝酸盐累积率.同时进行了扩大规模的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为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分类、特点及其作用机理,分析了膜技术去除水体中EDCs的影响因素,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近况。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随着其工艺技术日趋成熟、运行成本逐步降低,必将广泛应用于水体中EDCs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电解+芬顿氧化+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洗涤剂生产废水,处理规模为50 m3/d。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中COD、LAS、硫化物、石油类及硫酸盐浓度分别为1 882、468、2.6、32和1 566 mg/L时,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降至138 mg/L、3.30 mg/L、0.006 mg/L、未检出和164 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该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且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对纺织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将电化学作用、生物降解作用、膜过滤作用相结合而构成浸没式膜电化学生物反应器(SMEBR)。采用该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控制其参数如下:电压梯度为0.5~1.2 V/cm,通电模式为开15 min/关60 min和开15 min/关120 min,膜出水泵运行模式为抽吸13 min/停抽2 min。经过120 d的分阶段运行,反应器对COD、氨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7%、86.3%、93.5%。污泥停留时间约为300 d,污泥浓度从起始的2.26 g/L上升至5.25 g/L,污泥比阻测定结果表明,经过电化学作用后污泥的过滤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某城镇综合污水处理厂出水COD、总氮、总磷等指标已不能满足太湖流域污水排放新标准的要求。通过强化预处理、改造生化系统、增加深度处理等一系列工程改造措施,使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脱氮除磷效果显著,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中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生物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电催化+微电解+混凝沉淀+上升式厌氧污泥床+缺氧/好氧"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COD300 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章正勇  吴珏  邵广德 《清洗世界》2006,22(10):16-18
详细介绍了一例低压锅炉化学清除水垢的全过程,同时对锅炉的化学清洗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菌体附着粉末材料生长的方法来制备适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固定化的高效菌,研究了混合材料的组成及其最佳配比,考察了培养温度、菌液投加量以及摇床转速对材料吸菌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控制在30℃,菌液投加量2 mL/100 mL培养基,摇床转速120 r·min-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