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1.
2.
通过室内紫外线和药剂诱导,获得多株高抗腐霉利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突变体。与野生亲本菌株相比,抗性突变株(EC50〉800μg/mL)在高糖(〉40g/L蔗糖)和高盐(〉5g/LNaCl)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表明对高渗透压比较敏感;菌丝相对电导率较高,显示细胞膜透性增大,胞内电解质渗出较多。试验还发现,在含药培养液中,亲本菌株菌丝内甘油大量合成和积累,增加462.45%,而抗药突变株甘油含量仅稍有增加或有所下降,说明抗腐霉利突变株对外界渗透压的调节能力较低。根据已报道组氨酸激酶(HK)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经PCR扩增和测序,获得油菜菌核病菌HK基因保守区域序列1605bp。抗、感腐霉利菌株HK基因保守区域在第45位、第81位和第625位碱基不同,但编码的氨基酸一致。因此,油菜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抗性及抗药菌株的高渗敏感性与HK基因保守区域碱基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3.
从江苏省镇江市和扬州市采集菌核病植株的茎,从中分离获得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单菌核菌株。32个野生型菌株药剂敏感性(EC50)频率分布数据显示,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基线EC50值为0.1981±0.0220μg/mL,MIC(最小抑菌浓度)值为1.1±0.1595μg/mL。实验未发现田间抗腐霉利菌株。通过室内紫外线和药剂诱导,获得多株高抗腐霉利突变体(EC50〉1000μg/mL)。这些抗性突变株经转管培养5~20代后抗药性稳定。它们对同类药剂异菌脲和有机磷类甲基立枯磷也表现高抗,但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敏感。与野生型敏感菌株相比,抗腐霉利突变株菌丝生长较慢,对油菜茎秆和叶片的致病力均较弱。  相似文献   
4.
烯唑醇对水稻重要病原菌的毒力测定及复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烯唑醇对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EC50分别为0.033、0.085和0.147μg/ml。烯唑醇与多菌灵以0.5:10、1.0:10、1.5:10、2.0:10和2.5:10五种比例复配,除1.5:10复配剂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外,其他复配剂对稻瘟病菌和纹枯病菌的抑制大都表现为相加作用,而对稻曲病菌的抑制则多为拮抗作用。因此,就增效而言,两者复配对上述三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发挥生物防治效果,进行了地衣芽孢杆菌抗菌蛋白与化学药剂复配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增效试验.[方法]采用菌落直径抑制法测定了地衣芽孢杆菌抗菌蛋白与化学药剂腐霉利、啶酰菌胺复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增效作用.[结果]测定结果表明:抗菌蛋白、腐霉利、啶酰菌胺各单剂对灰葡萄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30.2799、1.249 5、3.0067 mg/L.当抗菌蛋白与腐霉利以1∶1或1∶5比例复配时,EC50值分别为1.0416、4.4056 mg/L,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比较这2个组合,以1∶1比例复配的增效作用最强,共毒系数最高,达230.4114.抗菌蛋白与啶酰菌胺复配,没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是黄瓜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病情发展很快,如不及时防治,将给黄瓜生产造成严重甚至毁灭性的损失。2003年5~6月我们受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在扬州市卜桥进行了福·烯酰及其单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35%福·烯酰WP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35%福·烯酰WP(有效成分:福美双+烯酰吗啉),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50%安克WP(有效成分:烯酰吗啉),巴斯夫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 50%福美双WP,江苏省南通市第三化工厂生产。 1.2 试验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