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克服油基清蜡剂有毒、易燃、密度小,水基清蜡剂溶蜡效率低等缺陷。通过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分散剂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微乳液型高效清蜡剂。室内实验表明:该清蜡剂在最佳的配比条件下,闪点为51℃,凝固点≤-30℃,密度≥0.95 g/cm3,45℃条件下平均溶蜡速率≥0.028 g/min。  相似文献   
2.
1 引言CDMA 码分多址接入是当今无线接入最热门的话题,CDMA 在频谱利用率、系统容量、频率规划、抗多径干扰、语音编码质量、话音保密性、低功率谱密度,以及在时间、空间和频率分集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中兴公司在国内通信厂家中较早认识到 CDMA 技术在数字无线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调查及室内垢型、水型分析,找到长庆油田X增压站原油集输管线结垢严重的原因,介绍了CQ-ZG02复合阻垢剂的作用机理及阻垢效果,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在X增压站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多种咪唑啉和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对N80钢在12%的盐酸中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其中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性能更为优异。脂肪酸-乙二胺咪唑啉季铵盐在投加量为0.3%时,在12%盐酸(60℃,4小时)酸液中N80钢腐蚀速率已降为3.91g/m~2·h。该产品与缓蚀剂K复配后,缓蚀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满足油田酸化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
6.
为克服油基清蜡剂有毒、易燃、密度小,水基清蜡剂溶蜡效率低等缺陷.通过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分散剂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微乳液型高效清蜡剂.室内实验表明:该清蜡剂在最佳的配比条件下,闪点为51℃,凝固点≤-30℃,密度≥0.95 g/cm^3,45℃C条件下平均溶蜡速率≥0.028 g/min.  相似文献   
7.
长庆CH油田是典型的"三低"(低压、低产、低渗透)油田,自1971年投入开发以来原油含水不断上升,油井产量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CH油田采取了压裂酸化等措施,部分区块开始实施注聚合物驱油。三次采油化学剂碱、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ASP)在采油过程中使用后能够进人采油系统,对原油破乳脱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次采油中ASP体系的加入对原油破乳脱水影响的前瞻性研究对破乳剂及破乳剂投加位置的选择,对破乳工艺条件的确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戊二醛、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进行杀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测试戊二醛、1227两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单独作用和复配后的杀菌率,用来分析和判断两者复配后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并找出理想的配比范围(1:1~1:2)。研究杀菌剂复配的协同效应对杀菌剂配方确定和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HQ油田超低渗砂岩储层物性差、渗流阻力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油层堵塞,吸水变差,达不到油田开发注水要求,且常规酸化增注效果又不理想的问题,为确保注够水、注好水,促进油藏高效开发,开展了超低渗砂岩储层欠注井解堵增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该储层欠注井常规酸化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储层地质特征,设计出一种深穿透缓速解堵液;对该解堵液的缓速性能、解堵能力、抑制二次伤害、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运用该解堵液在HQ油田开展了现场深穿透缓速解堵增注工艺设计及实验工作,与以往常规酸化增注对比,试验井增注措施有效率提高了16.7%、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1.7MPa、平均单井有效期延长了8个月。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实验,形成了一种适应HQ油田特殊储层的解堵增注工艺。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陇东油田每年夏季停炉后的低温环境(26-30℃)下,原油脱水效果不佳的问题,研制开发出了新型低温高效破乳剂。该破乳剂通过合成10种不同的破乳剂单剂,进行筛选、改性、复配得到。室内评价表明,该破乳剂在26℃下,加药量为120m g/L时,原油脱水率能达到90%;在30℃下,加药量为100mg/L时,原油脱水率能达到90%,并且脱水启动速度快,油水界面清楚,在陇东油田现场应用后,能满足现场使用要求,解决了陇东油田夏季低温破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