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TDI,MDI,IPDI,聚醚(N-220)和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在咪唑基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中合成了系列纤维素基聚氨酯材料,并用FT-IR,TGA,XRD,SEM表征其结构与性能。TGA结果表明纤维素基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以TDI,N-220,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材料热性能最优。XRD结果显示,聚氨酯链段的引入破坏了微晶纤维素的晶体结构,SEM照片显示,材料结构较为均一。  相似文献   
2.
选用5种不同牌号的PVC糊树脂制备出增塑糊,研究了PVC糊树脂的颗粒特性对增塑糊陈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粒子可填充在大粒子之间,从而降低增塑剂的填充量,自由增塑剂更多,成糊后初始黏度较低;②与紧密型糊树脂相比,松散型糊树脂的增塑糊黏度稳定性更好;③分子质量越大,真实密度越大,增塑糊黏度稳定性越好;④对于紧密型糊树脂,低黏度的增塑糊在陈化过程中大粒子会发生沉降,导致糊中粒子分布不均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浸塑成型中制件的冷却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浸塑件冷却过程中的传热作合理简化,建立传热过程的扩散方程,并由边界条件的齐次化等数学方法,推导出确定浸塑件冷却时间的计算方程。将方程应用于聚氯乙烯(PVC)浸塑件冷却时间的计算与确定,并对比经验公式做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公式计算确定的冷却时间可以减少生产中脱模困难的问题,降低制件的后收缩率,达到优化浸塑工艺和改善制件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影响再生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的3个主要因素: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并利用灰色数列GM(1,N)模型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再生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是可行的,且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丙烯酸酯橡胶(ACM)并用胶,研究制备工艺对MVQ/ACM并用胶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分别制备MVQ/白炭黑和ACM/白炭黑混炼胶工艺相比,MVQ/白炭黑混炼胶直接与ACM共混制备的并用胶分散较为均匀,并对一段硫化诱导期具有延迟作用。该工艺制备的混炼胶在一段硫化条件为160℃×12 min、二段硫化条件为180℃×120 min时制得的并用胶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相容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混炼胶为主要原料,加入自由基捕捉剂和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双辊上将各组分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平板硫化机将共混物硫化,制备出了LDPE/MVQ并用胶。本文重点研究了相容剂对LDPE/MVQ并用胶的力学性能和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相容剂可以改善并用胶中LDPE和MVQ的相容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过多相容剂会阻碍LDPE与MVO共硫化反应的进行,降低并用胶机械强度和热老化性能。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并用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及热老化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其用量为15hpr时并用胶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先制备丙烯酸酯橡胶混炼胶(ACM-SiO2)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胶(MVQ-SiO2),然后将两种混炼胶与相容剂共混;以及先制备MVQ-SiO2,然后直接与ACM和相容剂共混两种工艺制备了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并用胶(MVQ/ACM)。研究了两种制备工艺对MVQ/ACM并用胶的硫化特性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橡胶混炼胶(MVQ-SiO2)直接与丙烯酸酯橡胶(ACM)共混对并用胶的一段硫化诱导期具有延迟作用。该工艺下制备的混炼胶在一段硫化温度为160℃,硫化时间为12min.,且二段硫化温度为180℃,硫化时间为120min.时得到的并用胶综合性能较好,其邵氏硬度为70.2A,拉伸强度为7.32MPa,断裂伸长率为332.4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