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2.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胶晶模板,溶胶凝胶法辅助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Ni-Co-Mn混合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相同组份的纳米颗粒相比,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具有大幅度提高的电化学性能.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具有高达1530 mAh·g-1的可逆容量,在10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纳米颗粒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仅为328 mAh·g-1,而多孔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为876 mAh·g-1,比纳米颗粒材料提高了1.7倍;在1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之后多孔材料的容量保持率几乎接近100%,而纳米颗粒材料仅为42%.这些结果表明,三维有序大孔结构Ni-Co-Mn混合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磷酸二氢铵、醋酸钾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在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磷酸钛氧钾粉体。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柠檬酸以单齿配位模式与钛的前驱体络合,形成磷酸钛氧钾前驱透明凝胶。XRD分析结果表明,湿化学法合成的凝胶在600℃以上热处理可获得磷酸钛氧钾(KTP)纳米晶体。TEM分析显示,KTP颗粒为单晶形态,晶粒尺寸约为200nm。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宁夏某机场砂土地基处理前期试验段的施工及试验的实例,简要阐述各类适合处理砂土地基的方法在本工程中的应用及处理后的效果,为以后对砂土地基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对苯二甲酸锂(tpaLi2)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单晶衍射、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其结构、形貌和充放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具有三维孔洞的配位聚合物框架结构,平均粒径在7~8μm。首次充电和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8、180 mAh/g,循环40次后充放电容量分别为67、68 mAh/g。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合成方法对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电化学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富锂锰基层状材料xLi_2MnO_3·(1-x)LiMO_2(M为Mn、Co、Ni)存在着充放电循环性能差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氟掺杂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x)F_x正极材料,以提高这种材料的长循环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氟掺杂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未掺杂材料相似,但氟掺杂明显改善了充放电长循环性能的稳定性。在125 mA/g电流密度下电池循环500次,掺杂5%F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1.95)F_(0.05)材料比容量保持率为79.2%,并且极大地抑制了放电平台电位的衰减,而未掺杂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材料的比容量保持率仅为16%,其放电电位平台已经消失。这些结果表明氟掺杂能有效地抑制富锂锰基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比容量和放电平台的衰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