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油清洗废水中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聚合氯化铝(PAC)、氢氧化钙对某工厂电镀过程中产生的稀释后的含油清洗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考察不同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与反应pH,确定最佳的混凝沉淀方式。结果表明:PAC、氢氧化钙的最佳投加量为30、10 g/L,最适pH分别为7.5、11.2;氢氧化钙与PAC联合投加时,氢氧化钙、PAC的投加量分别为10、7.5 g/L,除磷率可达99.7%,处理费用相对较低。处理后的水质得到改善,为后续选择生化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450μg/mL线性范围内,以Cu^2+作催化剂,以溶解氧将还原型维生素C(VC)氧化为246.0nm处无吸收的氧化型VC,实现了样品各紫外干扰成分的本底校正,建立了一种测定果蔬VC的新方法。方法RSD在0.32%~0.89%之间,实际测定了香蕉、西红柿等样品中的VC的含量,检出限为0.279μg/mL,加标回收率在97.16%~100.18%之间。  相似文献   
3.
废旧碱性二氧化锰电池成分复杂。通过改变放电电压、电阻等条件,研究了正极区中锌浓度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放电后的正极区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锌,这些锌是在放电过程中外力作用下迁移而来,并非储存过程中自由扩散而来的。放电条件(例如放电时的电阻值和电压值)和放电水平均影响正极区中的锌离子浓度。放电后正负极的酸碱度都发生了变化。锰在放电过程中没有发生迁移。废旧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于将正极和负极材料分别再资源化,从而建立高效益的再生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HC1700大型纵摆式磨粉机的技术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技术创新点。分析了设备在研制过程中关键技术与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5.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是表征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验采用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的COD。对影响测定废水中COD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相关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重铬酸钾法相比,本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过硫酸钠浓度、硫酸加入量、搅拌速度、温度和固液比对过硫酸钠直接回收废电路板金属富集体中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过硫酸钠浓度、搅拌速度和升高温度有利于铜的回收。在45℃、固液比0.004(g/mL)、搅拌速度500r/min、过硫酸钠浓度0.2mol/L、时间60min的条件下,铜的回收率达96.5%。  相似文献   
7.
卢乐民  范顺利  容北国  罗习 《中国锰业》2011,29(3):32-34,36
超细粉体的规模化生产对粉磨设备的主要要求是稳定、高效、节能,HCM双盘旋风微粉冲击磨通过采用独特的双盘对转、双层破碎腔顺序多级粉磨技术,对冲击元件采用耐磨材料或耐磨处理,使之具有冲击能量大,能量转化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满足超细粉体的规模化生产的需求,经过用户使用验证:HCM双盘旋风微粉冲击磨具备超细粉体无级调节,单...  相似文献   
8.
在碱性条件下,鲁米诺和过硫酸钾能产生稳定的发光信号,而双酚A的存在能够明显抑制发光信号的强度。由此建立测定微量双酚A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双酚A的浓度在9.0×10^-9~1.0×10^-5mol/L范围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I)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471.363×CBPA+62.607,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9.9×10^-10mol/L。该法用于实际水样的双酚A的测定,RSD为0.72%(n=11)。加标实验回收率为100.8%-103.0%。  相似文献   
9.
10.
以自制离子液体1-癸基-3-甲基咪唑溴盐(DMIm Br)为中间体,通过固相研磨法和微波辐射法制备得到了2种离子液体1-癸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DMIm BF4)和1-癸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DMIm PF6),并通过FT-IR、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在最佳条件下,从工艺、反应时间和产品收率等方面比较了固相研磨法和微波法合成离子液体与传统方法的差异,讨论了3种方法制备离子液体的优缺点,初步提出制备离子液体DMIm BF4和DMIm PF6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