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某低品位钼铅矿中钼铅矿物粒度较细且不均匀,部分细粒辉钼矿、方铅矿与脉石矿物之间呈包裹关系,难以分选。研究了浮选钼—重选铅—钼精矿浸出除铅流程。其中:浮选钼采用一次粗选—两次预精选—粗精矿再磨—四次精选流程,获得的钼精矿品位为53.68%,回收率为88.33%;钼精矿品质为特级。铅精矿品位为60.10%,回收率为36.58%;铅精矿品质为二级。分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试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分析,研究了Cu2+对磁化蒸馏水改善辉钼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磁化蒸馏水浮选时,在煤油用量160 mg/L及2#油用量80 mg/L的条件下,Cu2+浓度为320 mg/L时辉钼矿回收率可达83.06%,比Cu2+浓度为0时的回收率增加了3.14个百分点,Cu2+对磁化蒸馏水改善辉钼矿浮选效果的影响较小。Cu2+和Cu(OH)+吸附在辉钼矿表面使其Zeta电位正向增大,有利于煤油在辉钼矿表面的吸附。辉钼矿表面上吸附的Cu2+和Cu(OH)+与溶液中的MoO42?反应生成CuMoO4沉淀并覆盖在辉钼矿断裂面上,抑制了辉钼矿断裂面中钼元素和硫元素的氧化反应及氧化钼溶解,最终对磁化蒸馏水改善辉钼矿浮选效果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磁化条件下无机镁盐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检测溶液电导率、pH和钙离子浓度等方法来考察磁化条件下不同种类镁盐(硫酸镁、硝酸镁、氯化镁和碳酸镁)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化条件下硫酸镁、硝酸镁和氯化镁对碳酸钙有促溶作用,作用最显著的是硫酸镁,其可使溶液钙离子浓度提高55.0%;碳酸镁对碳酸钙有阻溶作用,其可使溶液钙离子浓度减少36.0%。硫酸镁、硝酸镁和氯化镁对碳酸钙有促溶作用的原因在于溶液中镁离子产生的盐效应以及3种镁盐造成磁化碳酸钙溶液pH不同程度的减小。而碳酸镁对碳酸钙有阻溶作用的原因在于碳酸根产生的同离子效应和极化作用以及碳酸镁使磁化碳酸钙溶液pH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磁化溶液中不同镁盐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规律,可为利用镁盐调控碳酸钙溶解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强化磁化除垢效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辉钼矿在浮选过程的氧化溶解特性,研究通过溶液电导率、矿浆pH值和离子浓度等手段检测并分析溶液性质,利用XPS、SEM和EDS分析及Raman光谱等方法对辉钼矿氧化溶解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辉钼矿极性面和非极性面上钼和硫的氧化能力有所不同,且硫更易氧化。辉钼矿极性面上不同元素的氧化产物的溶解能力也有不同,其中硫的氧化产物更容易溶解。在辉钼矿的氧化溶解过程中,矿浆的pH值先减小后增大,溶液的电导率达到0.51 S/m后基本不变。当氧化溶解时间为0.5 h时溶液中SO42-浓度达最大值56.8 mg/L,同时辉钼矿极性面上硫的相对含量达到了最小值24.92%,其氧化产物得到了充分溶解。当氧化溶解时间大于2.0 h后,溶液电导率基本保持不变并且辉钼矿表面的Mo-O键相对含量也基本保持不变,此时辉钼矿极性面上钼的氧化产物达到了溶解平衡。研究可为实现浮选过程中辉钼矿水化能力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辉钼矿的选别效率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甘肃某金矿浮选过程中粗选作业的磨矿细度、2#油用量、黄药用量、硫化钠用量以及硫酸铜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油用量和硫化钠用量为影响金回收率的显著因素。粗选最优条件为:磨矿细度为-74 μm含量为55%、2#油用量为14 g/t、黄药用量为28 g/t、硫化钠用量为100 g/t、硫酸铜用量为15 g/t。在此条件下,经一粗一精两扫的闭路试验,可得到回收率为89.87%,品位为42.0 g/t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