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测定了庚烯-(3)的蒸气压。用Gillespie型平衡器测定了甲苯—庚烯-(3)、正庚烷—庚烯-(3)二元系及甲苯—正庚烷—庚烯-(3)三元系统的平衡数据,并分别用Spinner及White方法验证了这些数据,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符合的。三元系统气液平衡的数据不论在工程中或是实验工作上都很重要,过去对三元系统气液平衡的研究虽然有一些,但对甲苯—正庚烷—庚烯-(3)三元系统气液平衡至今在文献上尚未有记载。 由于庚烯-(3)的蒸气压数据不见于文献,我们测定了它的蒸气压数据。正庚烷—甲苯二元系统前人已有许多结果发表,我们进行了一些校核,结果与文献记载符合。甲苯—庚烯-(3)二元系统文献上没有,我们倣效了并用Spinner方法及White方法整理。至于正庚烷—庚烯-(3)二元系统,因为此两组分的性质(如沸点、n_D~(20)等)极其接近,分析误差较大,我们将其当作理想溶液处理,误差当在允许误差以内。 三元系统的分析较为繁难,误差也较大,故希望从理论和实验材料找出其规律性,以校核实验数据和推算未知三元系统。本工作利用三个二元系统的数据,用Spinner以及White的方法推算三元系统的气液平衡,与实验数据相比较,是相互符合的。  相似文献   
2.
用耐温银—铅原电池型测氧探头连续测定φ50mm 鼓泡塔中乙醛氧化,丁醛氧化液中的氧含量,用极谱型氧探头测定了氧溶解在氧化溶液中的亨利常数。在φ55mm 的石英玻璃塔中测定了工况条件下的气含率。体积传质系数 K_La 在1000±300h~(-1)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改进的亚硫酸钠氧化法测定了自吸气环流反应器的气液比表面(α)和液相传质系数(K_L)。遵照实验观察,把整个反应器分为三个流动区域;根据各区域的流动机理建立了计算体积传质系数(k_La)的数学模型。应用所提出的数学模型,对自吸气环流反应器的放大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把催化剂制成糊浆,涂压在防水透气膜_L,制成的气体电极催化层的方法。这种催化层厚度毛10。拼m,提高了催化剂利用率,改善电极性能。并讨论了透气膜材料不同,导电网的有无,催化剂有效用量及催化剂载体种类对电极性能影响情况。提出电极的勺一a十bl爪实验关系弯曲的原因:导电性良好的电极主要是由透气膜扩散传质影响所致,膜的D有效可按扩散极限电流公式计算,导电性不良的电极,是由扩散传质与导电为共同影响的结果。氧探测器的电极面积小,工作电流密度低,可以使用没有导电网的氧电极膜。  相似文献   
5.
莫之光 《化工学报》1983,34(2):147-155
对鼓泡塔反应器提出:气相用多级串连混合器模型,对其液相用带回流的多级混合器模型.中间各级液相中气体组分浓度假定为前后两级的平均值.从而可以逐级计算气、液浓度和气量沿塔高的分布.模型应用的范围可包括非一级反应及气体压强、气体量和气体组成沿塔高变化的情况.用所提出的模型验算了两个小型鼓泡反应塔的热模试验情况,所得结果与所观察到的现象相符.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环流自吸式反应器的性能,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0.8m~3的试验罐。该反应器借助罐内的导流筒和轴流泵,驱使液体环流,在导流筒的上方造成负压区而吸入气体,达到气——液  相似文献   
7.
考察鼓泡塔内鼓泡现象,发现气流经过小孔的速度(称为小孔气速)需大于某一临界值。计算并比较了气流通过多孔板的干板压力降和表面能损耗,提出计算此临界气速的公式和确定最大开孔率的方法。 用脉冲注入法测定鼓泡塔液体停留时间分布,提出非整数串连混合器模型,推导出其停留时间分布曲线方程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并验证了Towell的轴向分散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