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116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聚乳酸纤维的静电纺丝及其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以滚筒为收集装置,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纳米纤维。分析了溶液体系和滚筒转速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聚乳酸切片所纺纤维直径细而均匀;质量分数增加时,电纺丝产品由一些高分子微/纳米液滴渐变为成形较好、珠状较少的平滑纤维,其平均纤维直径先增加后减小;控制收集滚筒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获得排列取向较好的纤维。  相似文献   
2.
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稀土铝酸盐夜光粉分别掺杂在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制备出复合浆料,然后采用涂覆法对合成革进行夜光涂层处理,所得夜光合成革不仅具有普通合成革的舒适性、透气性、柔韧性、手感和外观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蓄能和自发光的功能。对夜光合成革小样进行发光性能、透水汽性能、耐水冲洗性能、热重性能和断裂强度、断裂伸长、撕裂强度、抗弯性等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浆料对夜光粉的发光性能没有影响;当夜光粉在浆料中的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的夜光合成革发光性能良好,能发射出波长为520nm的黄绿色光,同时其透水汽性能与耐水冲洗性能良好,其物理机械性能与耐热分解性能达到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有机共混导电纤维具有相容性好、界面稳定等优点。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3β-羟基丁酸酯(3HB)和4β-羟基丁酸酯(4HB)的共聚物(P3HB4HB)、有机导电高分子聚-3己基噻吩(P3HT),利用湿法纺丝方法,以三氯甲烷为溶剂,无水甲醇为凝固浴,成功制备出了P3HB4HB/P3HT有机复合纤维并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形态良好,经过碘蒸汽掺杂后,纤维由紫色变墨绿色,显示出良好的导电性,在可穿戴器件和智能服装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已有纺织品负离子测试方法基础上,通过将纳米锗粉涂到织物上测试其负离子发生量。对比分析平均取值法和五点取值法在织物负离子发生量评价中的优缺点。五点取值法是指在摩擦稳定区间内取5个最大点的平均值作为织物负离子发生量。平均取值法是指以摩擦稳定区间内的平均值作为织物负离子发生量。进行6组实验,通过分析数据标准差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都具有实际意义,与平均取值法相比,五点取值法计算量少、简单,可以迅速地反映实验结果。平均取值法得到的数据误差较小,能够精确地反映出织物负离子发生量。  相似文献   
5.
稀土发光纺织品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纺织品,近年来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稀土发光纺织品会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此类纺织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其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文章主要介绍了稀土发光纺织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种类,并对各个种类的稀土发光纺织品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了各个品种的稀土发光纺织品的特点,并对目前所使用的稀土发光纺织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智能车寻迹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自主式寻迹智能车的设计,研究了采用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作为路径采集模块实现自动寻迹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系统以FUJITSU公司的MB89F202为主控制器,利用光电传感器阵列采集离散的路径信息,对舵机和驱动电机分别采用了PID控制算法和间接的PID控制算法,从而避免了智能车转向及车速调节的阶跃式变化,消除了超调及振荡现象,达到了近似连续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此设计方案可在黑白(或色差较大)赛道上获得良好的自主寻迹效果.  相似文献   
7.
纳米SiO2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纳米SiO2的特殊结构和性能,介绍了纳米SiO2的分散方法与分散仪器。通过实验选用了合适的分散剂,利用超声波振动对纳米SiO2进行分散,制备纳米SiO2悬浮液。采用烘箱法和粒度分析法,对含有不同质量分数分散剂的纳米SiO2悬浮液进行分散效果分析,探索适用于纳米SiO2的分散条件。提出了用分散效率以及分散后悬浮液中纳米颗粒的粒径变化来表征纳米SiO2在水中的分散效果。最终确定对纳米SiO2具有较好分散效果的方法是用超声波清洗器作为分散仪器,添加适量的六偏磷酸纳作为分散剂。  相似文献   
8.
以壳聚糖为基材,利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包覆茶树精油形成乳液,采用铸膜法制备O/W型茶树精油壳聚糖乳化膜,运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对膜的结构特征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茶树精油被吐温80包覆,在壳聚糖溶液中形成稳定的O/W乳液型铸膜液,成膜后茶树精油微粒呈球形,直径约为1μm。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茶树精油的添加大大提高了壳聚糖膜的抑菌效果,该膜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吸水性、透气性和抑菌性,有望将来成为一种新型的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醇解废弃聚酯的产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多异氰酸酯、水等作为原料,并在发泡过程中加入以聚磷酸铵(APP)为主的阻燃剂制备出阻燃型聚氨酯泡沫。用红外光谱表征了聚氨酯阻燃泡沫的结构,探讨了发泡的反应过程;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比了聚氨酯泡沫中不同阻燃剂含量对泡沫的熔点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阻燃剂不同含量的聚氨酯阻燃泡沫的密度和压缩强度进行对比测试;同时利用氧指数仪测定了聚氨酯阻燃泡沫的极限氧指数,结果显示:当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中的含量为13.9%时,聚氨酯泡沫的极限氧指数为26.5%,达到难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纺粘法成功制备了夜光非织造布,分析比较了含相同比例发光材料的夜光机织布与夜光非织造布的性能差异。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与夜光机织布相比,夜光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表面颗粒状物质较少,表面较光滑;同时其耐摩擦性能、发光性能明显高于夜光机织布,但拉伸断裂性能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