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别以密度为0.15 g/cm~3的铺层炭纤维毡和炭纤维穿刺编织体作增强体,采用酚醛树脂浸渍炭纤维,经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出不同密度和结构的酚醛气凝胶/炭纤维复合材料(PAC)。研究表明,所制复合材料具有轻质(0.27~0.40 g/cm~3)和低热导率(0.056~0.068 W·(m·K)~(-1))特点;炭纤维穿刺编织体复合材料(P-PAC)的弯曲强度是铺层炭纤维毡复合材料(L-PAC)的2倍,当P-PAC密度为0.40 g/cm~3时,其弯曲强度可达35.9 MPa;P-PAC具有更优的耐烧蚀性能,在2 000℃、60 s的烧蚀条件下,其质量烧蚀率为0.0043 g/s、线烧蚀率为0.0147 mm/s。酚醛粒子因纳米尺寸效应能够完全分解、蒸发、升华,充分带走表面热,而气凝胶多孔结构也有效的阻止表面热量向内部传递,因而酚醛气凝胶/炭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微烧蚀/隔热一体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新的应用带来的新安全问题,最后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在高速率时代如何架构新一代网络安全平台。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TiCl4和ZrOCl2·8H2O作为钛源和锆源, 经过溶胶-凝胶和超临界CO2干燥过程, 将遮光剂粒子TiO2和ZrO2掺入到Al2O3-SiO2气凝胶, 并进一步以莫来石纤维毡为增强相制备出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耐高温气凝胶复合材料, 分别探究了两种遮光剂粒子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遮光剂粒子的引入可以有效阻止气凝胶在高温下的塌陷和团聚, 保持气凝胶高孔隙率的特性; 复合材料呈现典型的气凝胶填充纤维结构, 并且具有轻质(0.21~0.24 g·cm-1)和高强度(弯曲强度为0.98~1.26 MPa)的优异性能, 拓展了材料的实用性; 在 1050℃的高温下, 由于 TiO2 和 ZrO2 粒子对红外电磁波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 可以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由0.098 W·m-1·K-1分别降低至0.085 W·m-1·K-1和0.076 W·m-1·K-1, 从而有效提高材料的高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重分析技术(TG-DTA)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技术(TG-FTIR)等热分析技术研究三水合乙酸铅晶体在空气气氛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其热分解过程中主要存在二氧化碳、丙酮和乙酸等中间产物。热解过程的关键转变温度为61.4℃、204.9℃、256.8℃、293.6℃、348.7℃。焙烧后铅粉的氧化度能够达到95%以上,视密度比传统球磨氧化铅粉低,吸水值高于传统的球磨氧化铅粉。研究结果对于三水合乙酸铅作为前体制备铅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酚醛气凝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金鑫  朱召贤  姚鸿俊  龙东辉 《化工学报》2018,69(11):4896-4901
以酚醛树脂为前体、碳纤维针刺预制体为增强体,采用溶胶-凝胶、常压干燥方法制备得到纳米孔酚醛气凝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不改变材料密度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固化剂的用量来调控酚醛气凝胶的纳米颗粒尺寸及孔隙结构,改变气凝胶颗粒在碳纤维针刺预制体中的填充状态,制备出不同微观结构的复合材料。研究表明:随着固化剂用量的减少,气凝胶的颗粒粒径逐渐变小,平均孔径在230 nm~5μm范围内可调;与碳纤维复合后,随着气凝胶颗粒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提升、热导率逐渐降低、烧蚀性能明显提高。优化后的PAC复合材料具有极低的密度(0.27 g·cm-3)、高弯曲强度(8.9 MPa)、较低的热导率(0.065 W·m-1·K-1);在2000℃、30 s的中等热流烧蚀条件下,质量烧蚀率为0.0081 g·s-1、线烧蚀率为0.0204 mm·s-1。通过调控材料的纳米结构,能够有效地提升材料的力学、隔热以及烧蚀性能,满足高性能热防护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新的应用带来的新安全问题。最后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在高速率时代如何架构新一代网络安全平台。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舰艇编队海上通信主要依靠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的现状 ,从侦察、干扰两个方面 ,探讨了通信对抗分析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对抗的角度来看,导航战是指对立双方为争夺导航信息的控制权而展开的斗争。全面分析了导航系统的特点,从进攻与防御两方面探讨了导航战对相关技术的需求,分析了导航技术在军事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加强对敌信息作战中导航作战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地电法在深部矿产勘探中的高精度成像技术,以揭示地下矿产结构、性质及分布。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地电法在深部勘探中的优势,阐述了高精度成像技术的目的,并采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通过对电场数据的高精度分析,成功还原了深部地下结构的电阻率分布,为地下矿体的准确定位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地电法在深部矿产勘探中的高精度成像技术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对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为山东省沂南县王家坊庄地区深部铜钼多金属矿产勘探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高强度的信息对抗中,敌很可能用微波武器对我海上编队实施攻击.舰载信息系统是舰艇战斗力的“神经”,易遭受微波武器的致命攻击,对微波武器的防御将是未来海战的又一重大防御任务。给出微波武器的技术原理及作战应用,并介绍对微波武器的防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