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血管平滑肌样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like cells,VSMLCs)分化过程中Periostin的表达及其在促VSMLCs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和培养大鼠BMSCs,取第2代BMSCs分为2组:诱导Ⅰ组(用50 ng/ml PDGF-BB单独向VSMLCs诱导)和诱导Ⅱ组(加入地塞米松1μmol/L、胰岛素1μmol/L、吲哚美辛1μ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0.5 mmol/L,向脂肪样细胞诱导),以大鼠胸大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分别于诱导后7 d和14 d,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平滑肌肌动蛋白(SMα-act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 MHC)、平滑肌肌钙结合蛋白(SM Calponin)和Periostin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erio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诱导Ⅰ组细胞的SMα-actin、SM MHC、SMCalponin和Periostin基因mRNA及Perio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14 d比7 d显著增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与阳性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诱导组及诱导Ⅱ组在14 d均无表达。结论 PDGF-BB(50 ng/ml)能够单独诱导BMSCs向VSMCs分化,Periostin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声微泡联合pDsRed2-N1-CD/UPRT融合自杀基因治疗肺癌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法扩增大肠杆菌CD和UPRT基因,克隆入pDsRed2-N1载体,构建pDsRed2-N1-CD/UPRT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挑取阳性菌,提取质粒,酶切及测序鉴定。将质粒与超声微泡融合,将混合物转染A549细胞,测定CD/UPRT基因的直接杀伤效应和旁效应;并检测不同强度的超声对超声微泡与质粒混合物中质粒结构、转染细胞形态及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 pDsRed2-N1-CD/UPRT质粒经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质粒在超声微泡中的分布。转染A549细胞后,随着5-FU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也增加,可高达58%;在相同剂量的5-FU作用下,增加转染细胞的比例,相应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也随之增加,可高达78%。低能量的超声波对pDsRed2-N1-CD/UPRT质粒结构无明显改变,电泳条带变化不大,对转染细胞形态也无明显影响,超声介导基因转染率最高可达30%。结论超声微泡能增强CD/UPRT基因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和旁效应,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低能量的超声微泡能提高CD/UPRT基因对细胞的转染效率,且不会损伤细胞及目的基因的DN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