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6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新型无机填料表面处理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碳十八、碳二十和碳二十二以主高碳醇为原料,通过改性制备碳酸钙、滑石粉等填料的新型表面处理剂,经处理后的填料用于塑料灌膜或注塑制品的填充,可获得具优异力学必能和加工性能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POM观察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矿物油体系的热致相分离过程,结合SEM观察流延铸片断面的形貌结构,构建了UHMWPE/矿物油体系的蜂窝状结构模型.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影响相分离程度而得到的流延铸片的结构形态,对比了不同冷却条件下流延铸片经过双向拉伸之后的薄膜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3.
选用HDPE和LLDPE为原料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连续自成核退火(SSA)热分级法探究线型与支化聚乙烯分子的共结晶行为,尤其是采用SSA热分级法剖析了形成共晶的分子链的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共结晶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DSC结果表明,HDPE与LLDPE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且HDPE在共混物结晶过程中具有成核作用。SSA测试显示,HDPE/LLDPE共混物的结晶行为依赖于LLDPE组分的支链分布,只有当LLDPE的亚甲基序列长度与HDPE的链段相互匹配时才会形成共晶。共混物的屈服强度与共混体系的结晶度以及晶片厚度有关。屈服强度与自然拉伸比均随LLDPE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的动态力学转化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聚乙烯动态力学α、β、γ转化的特点和归属。  相似文献   
5.
聚烯烃的改性方法和成型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待续)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聚烯烃工程化实质上涉及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其在常温或静态时的刚性,而不损害其韧性;如何提高其在低温或高应变速率时的韧性,而不损害其刚性。扼要介绍了有关如何通过填充、共混、交联以及成型加工过程的改进使材料获得最佳综合使用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某公司生产的四种不同牌号的加工助剂I、Ⅱ、Ⅲ、Ⅳ,以及国外同类产品Paraloid K-125、K-175进行了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与国外产品相比,I、Ⅱ、Ⅲ、Ⅳ四种加工助剂存在着摩尔质量偏低,与PVC过度相容等方面的缺陷,且不同牌号产品特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绢英粉复合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聚丙烯/绢英粉复合材料,并对其抗紫外线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绢英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聚丙烯光照稳定剂,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4种商品化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三元热封料(FS5612、FS5611L、F5006、SFI-740T),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连续自成核退火(SSA)热分级探究它们的分子链结构。通过不同温度下二甲苯可溶物测定的方法将原料分离为4~5个级分,利用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精细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4种热封料均由结晶能力不同的组分构成,以满足热封料具有低起封温度的同时具备高熔点的要求。通过乙烯、丁烯共聚插入丙烯分子链,原料的结晶度降低,从而熔点降低;共聚单体在主链上的不均匀分布使材料具有较大的晶片厚度分布,保证了较宽的熔程。不同热封料存在结构差异:FS5612、FS5611L中存在较长的可结晶链段长度形成的厚晶片,以保证材料的高熔点和强度;SFI-740T中存在乙烯共聚长链,而FS5612、FS5611L、F5006中的乙烯通过无规共聚分布在丙烯链中。  相似文献   
9.
选取PE100管材专用料树脂TUB121和GC100S,引入凝胶渗透色谱、溶液分级和连续自成核退火(SSA)热分级联用的方法研究了PE100管材料分子链结构特点;并利用单轴拉伸测试获得的性能参数,快速有效地评价了材料抗慢速裂纹增长性能(SCG)。得出TUB121重均分子量相对较低,其加工性能和刚性优异;同时其将大量共聚单体均匀地分布在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能有效形成tie链,保证了材料的抗SCG性能;而吉化初期的GC100S重均分子量很高,共聚单体分布不均匀,虽然其抗SCG性能优异,但是加工性能和抗快速裂纹增长性能(RCP)较差;生产线调整后,GC100S系列样品相对分子质量逐渐降低,共聚单体在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上分布更加均匀,使其在一定的抗SCG性能基础上,明显改善了加工性能和抗RCP性能。  相似文献   
10.
曾伟  向明  蔡燎原  曹亚  蓝方  杨锋 《塑料工业》2013,41(2):103-106
采用熔融挤出法对共聚甲醛进行端基稳定化处理。研究了稳定化过程中碱性催化剂、挤出机脱挥能力以及温度对端基稳定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不稳定端基含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黄色指数(YI)评价共聚甲醛端基稳定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碱性催化剂可催化加速不稳定端基的分解,改善端基稳定化效果;但碱性催化剂碱性不宜过强,否则会引起树脂碱解、变色。挤出机脱挥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甲醛的快速脱除,端基稳定化效果愈好。处理温度过高会引起分子主链的断裂,过低不利于不稳定端基的快速分解,在205~215℃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