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带多孔转盘的转盘塔作为液膜分离的连续操作装置,进行了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的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开有小孔的转盘塔板具有良好的液液分散性能和传质性能,适用于液膜分离的连续操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来描述乳状液型的液膜,Ⅰ型促进传递分离体系的数学模型。引入了内相对流和分离过程中乳液平均滴径随时间变化的概念。提出了用两阶段模型来描述实际液膜分离体系的观点。即:在前一阶段应该考虑内相对流和乳液滴径变化,而后一阶段则可不考虑上述二因素的渐近前沿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无传质条件下油—水、乳化液膜—水体系开孔转盘塔连续操作试验,考察了塔型改变对x~n、u_0~n及n_γ的影响。通过乳化液膜一含酚水体系的传质试验,考察了传质对滞存率χ的影响和连续相pH值及两相密度差(△ρ)的变化对塔传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开孔转盘塔的液液分散性能远远优于无孔转盘塔,盘上的小孔对经过小孔而上升的液滴有着良好的切割分散作用;除酚试验时,连续相的pH值及两相密度差(△ρ)对传质有影响,传质对滞存率x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带多孔转盘的转盘塔作为液膜分离的连续操作装置,进行了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的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开有小孔的转盘塔板具有良好的液液分散性能和传质性能,适用于液膜分离的连续操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无传质条件下研究了RPDC内乳液-水体系的流体力学性能。测定了塔内分散相滞存率x,考察了塔几何条件及操作条件对x及特性速度u_6的影响。采用因次分析法,建立了x及u_o与塔几何条件及操作条件间的经验关联式。并采用摄影法,对分散相液滴直径d_滴及其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_滴的分布可用上限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液膜法分离净化混灭威农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混二甲酚废水.结果表明:液膜分离法用于该废水的净化处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无传质条件下研究了开孔转盘塔(RPDc)内乳液—水体系(W/O/W)的流体力学性能。测定了塔内分散相滞存率x,考察了塔几何条件及操作条件对分散相滞存率x及特性速度U_o的影响。采用因次分析法,建立了x及U_o与塔几何条件及操作条件间的经验关联式。并采用摄影法,对分散相液滴直径及其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散相液滴直径的分布可用上限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  相似文献   
8.
油-水、乳-水体系开孔转盘塔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琳  裘元焘  时钧 《化工学报》1988,39(5):530-537
本文通过油-水、乳-水体系对开孔转盘塔进行试验,研究了塔型、体系改变对分散相滞存率X、特性速度(?)及泛点操作转速n_(?)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对给定的体系、塔型,操作转速不变时,两相流率、滞存率及特性速度可以用Logsdail提出的半经验式:进行关联;(2)低转速下操作RPDC可获得良好的液液分散效果;(3)最低切割转速n_(?)(在此转速下小孔能切割分散相液滴)可以用下式估算:  相似文献   
9.
用热探针测定了气泡塔中不同工况的给热系数;推导了一个既可用于牛顿流体;又可用于非牛顿流体的计算气泡塔中给热系数的一般理论模型,其计算值与本文的实验数据、理论分析取得了一致的结果。本工作对分析生物反应器的传热特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非理想脉冲示踪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在无传质条件下对RPDC连续相流体的轴向混合进行了研究。用时间域最小二乘拟合法求取了轴向混合参数,分析了RPDC连续相轴向混合的机理,得到了描述连续相流体轴向混合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