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3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工作进一步研究了用再生胶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制取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并应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Brabender塑化仪等手段,着重讨论了共混体动态硫化过程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及挤出加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探索了再生胶/高密度聚乙烯硫化共混体(RTPV)与涤纶短纤维(SF)复合材料(SFRTPV)的制备与性能,讨论了制取该复合材料的密炼法动态硫化工艺(D)和开炼法静态硫化工艺(S),SF与RTPV的增粘体系和效果,SF组份作用及SF—RTPV的挤出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含氯聚合物改性的 LDPE 发泡体的阻燃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LDPE/CPE 并用比、LDPE/CPE/PYC 并用比和不同阻燃剂对发泡体阻燃性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LDPE/CPE/PVC 三元共混体与Cl一Wax/Sb_2O_3阻燃剂并用可得到较好的阻燃效果和良好物性的发泡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由顺丁橡胶和聚乙烯制备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简称BE—1)的流变行为。在共混组分的相容性、流动性、弹性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PE),氯化聚乙烯(C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三元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阻燃性及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动态硫化理论,以顺丁胶和聚烯烃树脂为基料,采用硫黄交联体系,使用密炼机进行共混,制得了不同物理力学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并就其组成等条件对材料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交联PE/CPE并用,作为硬PVC的改性剂,获得了综合性能较佳的增韧硬PVC制品。共混方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明显,尤当PE组分的分子量较大时,以分段共混法增容效果好,试样综合性能较佳。采用DCP和MgO对PE实行动态交联反应,随交联剂用量增大,PE结晶度,熔融温度及熔点均有下降,流动性变劣,流动的非牛顿性增强。交联PE/CPE并用改性硬PVC有兼顾改善抗冲强度与拉伸断裂性能的特点,但交联度不宜大,改性剂用量不宜多。  相似文献   
8.
许淑贞  陈欣 《电气传动》1996,26(6):43-47
本文介绍SCJ100立升中空吹塑成型机微机实时控制系统中的下位机PLC及其顺序控制系统,介绍该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及编程,并介绍工控机与PLC两级控制系统的通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油品芳烃含量为51%~90%时,充油1,2-聚丁二烯橡胶(1,2-BR)的流变性、门尼粘度ML100℃(1+4)、抗湿滑性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剪切速率γw下,高芳烃含量的充油1,2-BR与低芳烃含量的相比,表观粘度ηa增大,流变曲线斜率小,非牛顿性较强。充油1,2-BR的ML100℃(1+4)、抗湿滑性及拉伸强度随油品芳烃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在相同γw下,充油1,2-BR的ηa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30℃时的ηa比70℃的下降约半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R/PVC共混体系的工艺条件如硫化方式、共混温度、加料顺序、硫化条件、及胶种配比等对共混体性能的影响。确定有利于CR/PVC共混体系性能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