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广肇高速公路某服务区废水处理工程,该工程采用隔油沉砂-调节-缺氧-接触氧化-沉淀-砂滤-消毒-变频供水处理工艺进行废水处理与回用,分析了工艺运行效果和设计、运行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废水处理回用的经济可行性。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车辆冲洗用水水质标准,工程运行成本为0.57元/m3。废水的处理回用不仅减少了服务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减轻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供水压力和降低了服务区的制水成本。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位于印度西部海域孟买盆地Heera—Panna—Bassein台地与东部单斜之间的中央地堑(见图1)。它紧邻中央地堑(已知的生烃凹陷),而且其南部邻区存在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所以被认为具有油气潜力。在盆地的这个区域,主要的储层岩包括从古新统到下始新统的砂岩和中、上始新统碳酸盐岩。早期在二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在中、上始新统层序中识别出了几个碳酸盐岩岩隆。以地层一构造复合圈闭为目标钻了几口新探井,但这些井大都是干井,主要是因为缺乏储层或盖层。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介绍了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效率的几个因素,探讨了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中同时脱氮除磷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威利斯顿盆地麦迪逊群(Madison)油藏的石油究竞是源自巴肯组烃源岩还是洛奇波尔组烃源岩,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最新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显示,麦迪逊群油藏的混源油特征明显,这些混源油由来自巴肯组和洛奇波尔组的石油组成。为了研究石油组分的地区性分布,采用多变量统计方法,从地球化学数据集中提取烃源岩及其成熟度特定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混源油的分布具有地区性,局限于加拿大萨斯喀切温东南部地区北东南西向的构造带[托基-罗肯维尔(Torqunay-Rocanville)走向带]。据此推断裂缝或断层系统形成了高渗透率带,为源自巴肯组的石油穿过洛奇波尔组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在没有明显的断层或裂缝系统的区域,石油优先沿多孔地层侧向运移,巴肯组烃源岩生成的石油在巴肯组储层中聚集,而洛奇波尔组烃源岩生成的石油主要在上覆的麦迪逊群储层中聚集。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洗水废水,设计处理规模为4000m^3/d。处理后CODCr、BODs、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0.9%、80.3%、94.7%、95.7%。从2004年开始运行至今,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工艺组合合理,处理费用低,是一种处理洗水废水较好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将污水回用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连续膜过滤系统(CMF)-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对某印染厂污水处理站排水进行回用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MF和活性炭单独处理后,出水均不能达到印染工艺用水要求;联用后,CMF-活性炭工艺优于活性炭-CMF工艺的处理出水效果,出水Fe、Mn去除率达到100%,总硬度0.325 mg/L,色度为4度,浊度0.2 NTU,pH 7.0,达到工艺用水要求.对CMF-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分析,该处理工艺在印染行业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外源微生物对土壤中镉形态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土壤盆栽模拟实验,研究接种氧化节杆菌、耳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紫花苜蓿吸收土壤中Cd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在土壤中Cd浓度分别为5、20、50mg?kg-1时均能增强紫花苜蓿对Cd的富集吸收,在3种加菌处理中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Cd积累量与单种植苜蓿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11.38%~20.67%、5.58%~16.54%、20.68~23.51%;地下部分分别显著提高了19.50%~32.30%、8.62%~19.38%、22.77%~39.23%.各处理中根际和非根际土壤Cd形态分布均为残渣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紫花苜蓿可促进土壤中Cd向交换态EXC转化,与未种植物处理相比,其根际土壤中EXC态Cd显著提高了3.40%~6.51%;非根际提高了3.16%~5.48%.3种微生物加入显著增强了植物对土壤中Cd向EXC态转化作用,根际土壤中EXC态Cd与未种植物处理分别增加了11.23%~21.49%、6.37%~13.27%、10.78%~27.76%;非根际提高了7.71%~16.30%、4.64%~13.84%、9.62%~20.75%.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微生物加入对Cd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活性、多样性指数等均有显著性增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种类和能力有所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可合理地将各处理按对土壤中Cd有效态转化作用情况归类.  相似文献   
8.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中东北非动乱频发,寻求原油供应多元化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应重点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  相似文献   
9.
自流式复合生态滤床用于城市河道水质净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流式复合生态滤床是一项根据人工湿地原理建立的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水力负荷大、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管理方便等优点,十分适合于中国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采用自流式复合生态滤床,结合光催化杀藻技术、河道生态护岸技术,对深圳市大沙河进行生态治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5m/d的条件下,经自流式复合生态滤床处理后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NH3-N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对TP的去除率>55%,对COD的去除率>50%,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小翠湖的生态修复工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取引水环流、水体增氧、水体生物修复、底泥生物修复、恢复水生植被(包括生态浮床和湖滨植物带建设)、调整鱼类养殖结构等措施治理小翠湖,经过近5个月的施工和调试后,其水质得到明显改善,COD、BOD5、氨氮、磷酸盐、总氮、总磷分别由(40~50)、9.1、1.0、0.10、2.3、0.35 mg/L下降至20、4.9、0.5、0.04、1.74和0.18 mg/L.经过治理后,小翠湖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藻类水华的暴发得到缓解,水体由治理前的暗绿色转变为黄绿色,透明度由38cm提高到近50cm,Chl-a浓度由120ug/L降至49ug/L,减少了59.2%.该修复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已完成截污和清淤的城市景观湖等封闭水体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