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测量要求,对航空煤油实际胶质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估,找到了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得出该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u=0.4 mg/100 mL。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PET)的半挥发性污染物分布和地域差异性。方法本文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GC×GC-QTOF-MS)非靶向筛查不同区域rPET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质(SVOC),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探索区域间的差异、关键差异物质和影响因素。结果 北方地区和广东地区的rPET分别检出260和90种SVOCs;1,1’-[1,2-乙二酰双(氧基)]双苯和壬醛二甲基缩醛均是检出频率最高的物质;OPLS-DA结果证明广东地区和北方地区的rPET之间存在显著差异(RC2YU M为0.98,QC2YUM为0.932)。关键差异物质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一烷和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结论 添加剂、其他废塑料的降解产物以及香精香料残留等因素是导致rPET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区域间rPET中的半挥发性污染物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半挥发性有机物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rPET的来源进行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完善润滑油的关税鉴定,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和贝叶斯算法的天然气合成润滑油鉴别技术。方法 首先,提取了天然气合成润滑油和常规矿物油基润滑油的特征参数,并运用互信息方法对其进行特征指标选择,筛选出具有鉴别能力的特征指标。然后,对所选特征指标采用贝叶斯算法进行建模,最终实现了天然气合成润滑油和常规矿物润滑油的分类鉴别。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鉴别天然气合成润滑油和常规矿物润滑油。结论 该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润滑油行业和关税鉴定提供了一种全面和准确的鉴别工具。  相似文献   
4.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测量要求,对航空煤油实际胶质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估,找到了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得出该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u=0.4 mg/100 mL。  相似文献   
5.
油品中元素分析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石油产品中元素的不同前处理过程和仪器测试方法,从测试速度,检测限、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直接进样方式具有耗时短、污染小、损失小,操作简单等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多元素同时分析是仪器发展的方向。目前,ICP分析技术是最成熟的,并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建立了纺织品中双酚类物质(双酚A、双酚B、双酚F、双酚AF和双酚S)的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溶剂,超声辅助萃取,采用ZORBAX EclipsePlus C18色谱柱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研究了不同极性的萃取溶剂、提取方式、温度条件下样品中双酚类物质的提取效果,考察了不同吸收波长下目标物的灵敏度。在优化试验条件下,5种双酚类物质在质量浓度2.5~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定量下限(S/N=10)为2.5μg/mL,不同添加水平下,双酚类物质的回收率为80.5%~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6%~5.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纺织品中5种双酚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