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2.
熊艳玲  李博  熊勇  金雷  赵燕超  董栋 《橡胶科技》2016,14(11):25-29
制备3,3′,5,5′-四叔丁基-2,2′-联苯二酚和5,5′-二叔丁基-2,2′-联苯二酚,并研究其在天然橡胶(NR)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2,4-二叔丁基苯酚为单体、氯化铜和四甲基乙二胺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合成3,3′,5,5′-四叔丁基-2,2′-联苯二酚,再以3,3′,5,5′-四叔丁基-2,2′-联苯二酚为原料、氯化铝和硝基甲烷为催化剂、苯为溶剂制备5,5′-二叔丁基-2,2′-联苯二酚(为易于溶剂回收,后处理的重结晶采用四氯化碳单组分溶剂)是可行的;将3,3′,5,5′-四叔丁基-2,2′-联苯二酚和5,5′-二叔丁基-2,2′-联苯二酚作为防老剂用于NR中,胶料的抗硫化返原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优于防老剂BHT胶料。  相似文献   
3.
方传杰  樊云峰  赵燕超 《橡胶科技》2019,17(3):0125-0131
介绍硅烷偶联剂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橡胶用硅烷偶联剂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橡胶制品的综合性能,促进了无机填料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目前橡胶用硅烷偶联剂主要种类为含硫烃基类、乙烯基类、甲基丙烯酰氧烷基类、氨烃基类和环氧烃基类。随着新型轮胎和橡胶制品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橡胶用硅烷偶联剂的性能和使用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轮胎绿色化进程的加快,对硅烷偶联剂的需求快速增长,以NXT为代表的新型硅烷偶联剂是未来橡胶用硅烷偶联剂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燕超  王万兴  董栋 《轮胎工业》2016,36(4):216-220
对比研究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SL3020和改性苯酚甲醛树脂MPF-A在子午线轮胎钢丝胶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与含MPF-A树脂的胶料相比,含SL3020树脂的胶料的门尼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缩短;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减小,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降低;老化前和蒸汽老化后的粘合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轮胎用钢丝帘线与橡胶的粘合机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新  赵燕超 《轮胎工业》2013,33(6):326-333
从钢丝帘线的表面结构出发,阐述了钢丝帘线与橡胶硫化后产生的硫化铜粘合层结构以及其与橡胶结合的状态模型,说明钴盐参与反应以及间-甲树脂粘合促进剂在橡胶中的作用情况;并介绍了钴盐以及粘合树脂对整个粘合层耐老化过程的贡献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硅烷偶联剂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橡胶用硅烷偶联剂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橡胶制品的综合性能,促进了无机填料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目前橡胶用硅烷偶联剂主要种类为含硫烃基类、乙烯基类、甲基丙烯酰氧烷基类、氨烃基类和环氧烃基类。随着新型轮胎和橡胶制品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橡胶用硅烷偶联剂的性能和使用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轮胎绿色化进程的加快,对硅烷偶联剂的需求快速增长,以NXT为代表的新型硅烷偶联剂是未来橡胶用硅烷偶联剂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侧链接枝末端舍有大量羟基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脂肪族聚酯树枝状分子,在引入大量反应官能团的同时增加分子间空间间隔,为生物活性分子的接枝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中间材料.通过1H-NMR、DSC、接触角及表面分析等测试方法表征聚氨酯树枝化前后结构及性能的改变.结果显示,多羟基树枝化线形聚氨酯的氢键化程度大大提高,结晶性能降低,亲水性及表面粗糙度增加.细胞培养试验证明,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为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东非黑黄檀是一种常用的红木家具材料 . 以雕铣东非黑黄檀的铣削力为研究对象,采用Box -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设计实验, 研究了切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并构建了铣削力的二阶响应回归模型. 试验结果表明:x和y方向的铣削分力,都随着模型中的轴向切深、径向切深、每转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x方向分力随着主轴转速的升高而降低,y方向分力随着主轴转速的升高而升高. 构建的二阶响应模型对铣削分力预测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使用该二阶响应模型可以正确预测铣削分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