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聚氯乙烯(PVC)树脂在加工应用过程中常常要添加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及各种充填料等。这些添加剂是成型工艺的需要或制品性能的要求。PVC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受到热、光、氧作用会变色,甚至分解,合理设计配方很重要。加入少量亚磷酸酯将大大提高稳定效果。1 亚磷酸酯在PVC及其共聚物中的稳定机理亚磷酸酯可用作各种PVC配方的稳定剂是由于其中磷原子有未共用电子对和未  相似文献   
2.
卤过氧化物酶是一种特殊的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多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自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卤过氧化物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热点。综述了卤过氧化物酶的种类及其在手性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了卤化、氧化、环氧化、磺化氧化等反应,并讨论了目前在该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边侠玲 《应用化工》2010,39(8):1212-1214
对恶草酮生产废水处理的双氧水氧化工艺进行了研究,为解决恶草酮生产废水处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氧化前添加Ca(OH)2的效果优于NaOH,且Ca(OH)2的添加量在1%~3%(w/v)范围内,废水COD下降值基本相同,而超过3%(w/v)时,不降反增;在双氧水处理240 min之内,废水的COD呈线性递减,而后几乎不变。采用优化的工艺:添加1%的Ca(OH)2预处理后,加入5%(v/v)H2O2氧化4 h,并用适量Ca(OH)2控制pH为5,而后添加适量的活性炭;恶草酮生产废水的COD由38 000 mg/L降至18 000 mg/L左右,COD的去除率约为55%。  相似文献   
4.
工艺条件对丙酮高选择性一氯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填料塔作为氯化反应器,在塔内全回流的丙酮与氯气进行反应,实现了丙酮的高选择性一氯化。研究了水量及气速对一氯化选择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与丙酮体积比为1∶150时,产物中一氯丙酮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尽量低的通氯速率对避免重复氯化反应有利,在17g/hCl2的条件下,所得产品中一氯丙酮的质量分数高达93.85%。另外,反应速度随氯气气速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能源结构特点,综述了甲醇下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从下游产品、能源利用、新技术开发几个方面论述了甲醇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并对我省甲醇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用稀硫酸作为苯酚与溴素反应的介质和强的质子供应体,达到了定向控制溴化合成2,4-二溴苯酚的目的.试验表明,浓度>3%的稀硫酸才能充分抑制苯氧负离子的形成,起定向控制溴化的作用,在浓度<2.5%的稀硫酸介质中有一定量的2,4,6-三溴苯酚生成;在浓度为4.5%的稀硫酸中,溴素与苯酚的摩尔比为2:1时所得产物的溶程为39~43℃、收率高达88.3%.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源紧张和能源危机,作为小化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适用产品--二甲醚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综述了二甲醚及其下游产品的应用,由二甲醚可开发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产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聚甲醛/聚醚型聚氨酯共混体系的溶混性及微晶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DSC法研究了聚甲醛和聚醚型聚氨酯共混体系的溶混性,WACD分析表明,PEU未能进入POM的晶胞及晶粒中,两者仅在POM的无定形区域形成可溶混结构,且POM的(110)晶面法向微晶尺寸L10是随机分的增加面在的。  相似文献   
9.
三光气法合成含溴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光气与四溴双酚A、双酚A共缩聚的方法制备出含溴阻燃聚碳酸酯,并用FFIR、LOI等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含溴阻燃聚碳酸酯LOI=55,粘均分子量为33200,有较好的阻燃性与成型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0.
农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药废水因毒性大、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成为工业废水治理难题之一。综述了农药废水的生化法处理、物化法处理和化学法处理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以及实施清洁生产将成为我国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