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所平稳,各地已经开始复工、复产、复学,但上亿的人口流动成为疫情防控的新一轮难题。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人们的体温是最容易的方式,所以体温检测在很多场所都存在。但是普通的人工体温检测往往有着许多不足,比如:容易与无症状患者产生交叉感染;耗费时间长,容易造成人员聚集;记录数据后,处理起来相对较麻烦等。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体温检测、数据处理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基于疫情防控的健康分析系统。在疫情防控中本系统能够解决体温监测过程中的繁杂问题,还有助于控制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针对铝合金轮毂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提出考虑损伤累积的轮毂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轮毂在弯曲疲劳试验、径向疲劳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轮毂的主要失效模式;采用名义应力法分别建立了轮毂材料S-N曲线、零件S-N曲线,并利用莫罗直线对轮毂承受的非对称循环载荷进行平均应力修正;考虑轮毂的旋转过程,采用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构建了轮毂疲劳寿命预测理论模型。以某型号铝合金轮毂为例,采用理论模型计算得到轮毂的寿命为44.82万转,与弯曲疲劳试验给出的疲劳寿命47.33万转相比,误差约为5.6%,验证了疲劳寿命预测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煤矿变电站经常遭遇的雷击现象,探讨了如何强化电气设备有效防雷功能、采取科学防雷措施。同时对保护煤矿变电站配电线路,令其免受雷电干扰破坏、有效预防雷电感应影响进行了科学实践策略分析。该研究对营造安全高效的煤矿变电站运营服务环境,优化防雷效果,降低雷电灾害,提升煤矿变电站整体管理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GC)和热重分析(TG)两种研究方法对天然气在高温制得煤焦的表面积碳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发现:高煤阶煤种制备的普通焦有较好的抗积碳性能,而较低煤阶煤种制备的活性焦抑制积碳能力较好;活化后并不一定能提高煤焦的抗积碳性能。  相似文献   
5.
We report on current profile evolution in EAST NBI driven plasmas where two neutral beams are injected,one during the current ramp phase and the second during flattop.At the end of the current ramp phase,it is found that a flat q profile with q0?~?1 is achieved with low magnetic shear in the core.It is observed that plasma current and density both relax much faster than resistive time,even in the absence of sawtooth activity when H–L transition occurs.Density fluctuations associated with magnetic perturbations(3/2) as a precursor to the H–L transition are observed.It is likely that these modes play a role in fast current transport.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目前主要的合成气制备工艺,即以天然气和煤各自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以及天然气-煤共转化制备合成气的研究状况,并通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的实验研究发现:煤焦在天然气-煤集成制备合成气过程中具有抑制甲烷析碳的作用,从而指出天然气-煤共转化制备合成气工艺是适合中国能源现状,解决环境污染、有效利用能源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面向柔性折弯加工中心控制的低成本、便捷性、功能集成与定制化需求,提出并开发了一款基于EtherCAT通信的双CPU总线型柔性折弯加工中心专用数控系统。首先,通过分析十轴柔性折弯加工中心成型原理,基于EtherCAT通信协议,提出了一种“PC+运动控制卡”的双CPU总线型控制模式,确定了数控系统的硬件架构;然后,采用C#编程语言,完成了专用数控系统软件开发,重点解决了板材精确定位、考虑回弹的折弯控制、人机交互界面优化等关键问题;最后,开展了加工测试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开发的专用数控系统加工角度误差范围小于±4 5′,直线度间隙误差小于0.3 mm,符合钣金行业GB/T 33644-2017标准,且人机交互性友好、功能集成度高、运行稳定,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8.
对煤矿变电所常见事故的原因展开探讨,并就如何有效防治误操作电气事故、强化设备管理、规范安全行为、优化技能培训制定了科学对策,为提升煤矿变电所运行效率、降低事故发生机率,营造安全可靠服务环境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供电可靠性出发探讨了矿井不同供电运行方式对其产生的影响及引发的系列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挖掘了各种供电运行方式的既有特征及其供电可靠性水平,对科学引导矿井供电运行操作,提升整体生产管理可靠性、安全性效益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连辉  付伟 《河南电力》2004,(2):46-48
介绍了套筒烟囱的性能、设计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