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林可霉素废水,当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容枳负荷为60 kgCOD·m-3·d-1时,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74.9%.91.1%、95.5%;当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浓度为5 000 mgMLSS·L-1,污泥负荷为0.5 kgCOD·kgMLSS-1·d-1时,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90.3%、87.6%、95.4%,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生物制药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其出水再经MBR深度处理,则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6.9%、90.6%、78.3%,并达到了工业废水处理后中水回用水质一级A标准,为工业规模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数和科学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利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废水处理装置,研究了有效微生物(EM)和高分子絮凝剂对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单独使用EM时最佳的接种量为0.3%~0.4%,pH为6,处理时间为36h,处理温度取自然温度(室温),经正交实验最佳组合为B3A3C1,即最佳温度为300℃,最佳接种量为0.5%,最佳pH为5。  相似文献   
3.
利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废水处理装置,研究了有效微生物(EM)和高分子絮凝剂对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单独使用EM时最佳的接种量为0.3%~0.4%,pH为6,处理时间为36h,处理温度取自然温度(室温),经正交实验最佳组合为B3A3C1,即最佳温度为30 0℃,最佳接种量为0.5%,最佳pH为5.处理后COD从30000 mg/L降至1000 mg/L左右,经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最佳的pH为8,万分之一的絮凝剂加量为(0.75~1.0)mL/250mL废液,沉降时间为1.5~2.Oh,主要污染指标COD降低到300mg/L以下,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