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H5N1流感病毒疫苗株(NIBRG-14)在MDCK-G1细胞上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H5N1种子毒株在MDCK-G1细胞上传代,收获病毒液作为P2病毒,继续传至P15,每隔5代[即P1(原代)、P5、P10、P15]进行测序。分别以含不同浓度(1、2、4μg/mL)TPCK-trypsin的培养基及不同病毒接种MOI(1、0. 1、0. 01、0. 001、0. 000 1、0. 000 01)在MDCK-G1细胞上培养P1 H5N1病毒,检测血凝滴度,计算CCID50,确定最适MOI及TPCK-trypsin浓度。将P1和P15 H5N1病毒接种鸡胚,收获尿囊液,经Sepharose 4 Fast Flow凝胶柱层析法纯化病毒后,进行电镜观察;采用培养法和指示细胞培养法(DNA染色法)检测支原体。结果 H5N1流感病毒疫苗株(NIBRG-14)在MDCKG1细胞传代过程中血凝滴度增加,从1∶128升至1∶1 024,P1、P5、P10和P15 H5N1种子病毒8条基因序列(PB1、PB2、PA、HA、NP、NA、M、NS)经DNAMAN比对结果一致。H5N1种子病毒株在MDCK-G1细胞传代的最适TPCKtrypsin浓度为4μg/mL,最适MOI为0. 001。两种方法检测P1、P15 H5N1种子病毒株均未被支原体感染。结论H5N1种子病毒株在MDCK细胞中传至P15时,病毒滴度增加但基因序列未发生改变,表明H5N1种子病毒株在MDCK-G1细胞中传代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