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苯酞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成功合成出了藁本内酯,研究了光照、温度、惰性气体保护等反应条件对产品产率和纯度的影响,并用HPLC-MS联用仪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合成藁本内酯三步反应的产率分别为:96%,68%,59%,总的反应产率为39%,得到目标产品纯度为94.39%;在合成和纯化的过程中采取低温、惰性气体保护、避光、选用石油醚-丙酮作为洗脱剂进行柱层析,可以减少副反应和产品异构化的发生,提高产品的产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2.
赵志刚  邵太丽  秦国正 《应用化工》2012,41(6):968-970,974
以对硝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H-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探讨了微波功率、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对酯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能力;醇酸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对硝基苯甲酸质量的20%,反应时间15 min,微波功率为250 W时,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产率最高为87.45%,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再生后催化性能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3.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抽象难学,学习中学生的能动性就非常重要。课程讲授中教师如注重理论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在教学中补充书本外的学科知识,有效链接理论和实践,随时把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机会。这些手段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酯化反应研究,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质量的20%、乙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1.8∶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 ℃时,丁二酸单乙酯产率最高为68.76%;在丁二酸单乙酯的合成体系中加入分离出的副产物丁二酸二乙酯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单酯的产率(90.79%)。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14.5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 ℃时,乙酰水杨酸产率最高为77.57%;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时,催化能力才有明显下降,对连续使用过5次的催化剂重新活化后催化能力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6.
药物化学知识面广、内容浩繁,涉及化学、药学中的许多学科,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药物化学课堂教学中选取典型药物开展药物专题讨论,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学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促进教师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分析皖南医学院药学院参加全国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的经验与启示。从教学团队、学生选拔、培训方案、选手心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组建科学的教学团队、选拔优秀的参赛学生、规划合理的培训方案、关爱学生的心理是我校取得竞赛成功的关键。举办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强化药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技能操作体系,有利于推动药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