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顶油藏开发特点及开采方式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顶油藏油、气、水交错分布,驱动类型多,油气水运动非常复杂,利用气顶和边水能量使油气、油水界面均匀推进,在层间和平面不让过早地发生水窜和气窜,是开发控制和调整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这类油藏采收率的关键。文章在国内外气顶油藏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气顶油藏的开发特点和开采方式,分析了各种开采方式在开发过程中的差异,为同类油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商业油气流与工业油气流(新的储量起算标准)的定义以及二者所揭示的物理意义,结合典型区块开发实践建立了单位钻井成本随钻井深度的关系,分析了商业油气流与工业油气流随井深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的开发环境与经济条件下,商业油气流与工业油气流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变化对蒸汽驱汽窜控制机理理论研究欠缺的情况,从蒸汽驱地质物理模式出发,将流体界面细化为汽液和液液界面,从研究2类界面稳定性的角度探讨汽窜控制机理。以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广义达西渗流理论为出发点,确定了单斜油藏2类界面稳定应满足的临界条件,并进一步对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动态变化下界面稳定性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重力驱替效应的减弱、界面两侧流体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和井距的缩小是造成汽窜的主要因素;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变化对2类界面稳定性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界面前缘位置的变化会破坏这种趋同性,从遏制汽窜角度出发2类前缘位置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吐哈低渗低粘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暴露的诸多开采矛盾,为了进一步提高老油田的开发水平,编制了吐哈油田二次开发框架方案。该文指出了吐哈油田实施二次开发的依据和意义,论证了二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二次开发做了总体部署并提出了保障措施,为编制各油田具体的二次开发实施方案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传亮教授认为地下没有亲油岩石,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储集层不管是亲水或是亲油,都不是油气顺利运移到圈闭的必要充分条件,即使岩石亲油,油气在运移途中的散失量相比油气供给量也是微小的,同样可以聚集成藏。油藏压力分布的正常化也不是岩石亲水单方面因素可以唯一确定的。储集层岩石在油气没有进入前的成岩及成岩后作用阶段都是亲水的,但油气聚集成藏后润湿性逐渐转为亲油,这与生产特征没有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6.
吐哈低渗低粘油田二次开发框架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吐哈低渗低粘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暴露的诸多开采矛盾,为了进一步提高老油田的开发水平,编制了吐哈油田二次开发框架方案。研究方案中指出了吐哈油田实施二次开发的依据和意义,论证了二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二次开发做了总体部署并提出了保障措施,为编制各油田具体的二次开发实施方案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神泉油田基本情况和开发现状入手,分析了侏罗系油藏剩余可采储量和井网密度状况;计算了新钻井所要求的单井最小经济可采储量,并建立了单井小最经济可采储量与油价的关系;确定了不同油价下的最优井网密度以及对应的单井控制地质储量,得出了经济可采储量合理区域。当前情况下在神泉油田侏罗系油藏新钻开发井虽然经济上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最优选择。对已开发油田调整加密钻井的经济可行性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对油田开发调整、投资有效分配及合理途径的选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气顶油田开发中隔障开采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于气顶油田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衰竭式和注水开发方式。随着对气顶油田开采机理认识的深化和工艺技术的进步,目前隔障开采已成为气顶油田开发中重要方法之一。文章总结了气顶油田开发应用中主要的隔障开采方法,可为合理开发气顶油田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气顶油田的开发特点和开发方式,分析了各种开采方式在开发过程中的差异,为同类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雁木西油田为典型疏松砂岩低渗油藏,通过引进缝高控制技术以及采用GOHFER全三维压裂模拟软件有效控制压裂裂缝缝高,避免压开水层,同时现场采用小型压裂诊断技术来修正压裂施工参数,结合生产实际,对部分井采取压裂充填的同时进行绕丝筛管砾石充填试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疏松砂岩油藏的压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