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海伟  刘家林  郑学林 《制冷》2012,31(3):44-50
热声关系很早就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基于热声效应的热声制冷技术是一种涉及声学和热力学两大学科的边缘技术,是目前制冷与低温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热声工作者在热声理论和热声制冷上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热声制冷的应用前景,总结了热声制冷的研究热点方向,并对热声学研究在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利用CFD软件模拟计算轨道车辆不同空气层厚度的玻璃窗的K值,对其进行隔热性能分析,找出保温性能最佳的空气层厚度。然后进行无窗、单层窗和双层窗对整车保温性能影响的比较。证明双层玻璃窗的保温性能远远高于单层窗的保温性能,且保温性能随空气层厚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在15mm时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3.
依据ASTM D-5470测试标准搭建稳态法测量装置,同时结合具有特殊结构的样品支架,可以实现膏状物材料导热系数及其与固体表面之间界面热阻的测量。样品支架上具有不同深度的凹槽,凹槽的深度决定了膏状物材料的厚度。利用稳态法测量装置测量试样的热阻,并计算相应凹槽区域的整体热阻,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的方式计算膏状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界面热阻。  相似文献   
4.
大庆石化公司继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后,又摘得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桂冠。  相似文献   
5.
将空冷换热器的原材料,不同材料的翅片与铜管的组合作为载体,进行喷雾产生的腐蚀试验,对于相同水温,自来水明显比软化水腐蚀情况严重,而对于相同水质,水温为10℃时的腐蚀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水温为30℃时的情况,50℃时腐蚀情况一般。对腐蚀的结果进行电镜扫描检测。均匀腐蚀和点蚀均在样品中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6.
郑学林 《流体机械》1997,25(6):47-48
为改善远洋船员的生活条件,根据现有的船舶的特点,设计出船用组合式多门冷藏冷冻箱,并从箱体、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完整的技术论证。  相似文献   
7.
圆环链刮板输送机的圆环链和刮板消耗是该机运行中材料投入较大的问题。该文主要从降低成本和经济运行角度 ,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方案 ,并在实践中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列车车窗节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纳米透明隔热镀膜有机玻璃代替传统无机玻璃车窗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单双层玻璃、不同镀膜位置、不同气体间隔层厚度下的有机中空玻璃的隔热保温效果,得出了气体间隔层厚度为15 mm的双层玻璃的镀膜位置在内层玻璃内部时隔热保温效果最佳;其次通过CFD软件模拟的方法对明线运行的列车不同组合车窗的传热进行模拟分析,得出采用双层中空有机玻璃,镀膜位置在内层玻璃内部,中空气体填充氪气传热系数达到最小,比采用普通玻璃不镀膜的传热系数要小52.0%;最后通过CFD软件模拟的方法对整车车体的传热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采用上述最小传热系数的车窗,整车车体的传热系数将减小7.8%。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列车的节能需求。  相似文献   
9.
液氮压裂是一种采用温度极低的液氮对储层进行压裂的方法。与常规压裂方式不同,液氮的超低温作用会使得储层岩石温度急剧降低,产生强烈的温度应力,诱导储层岩石产生裂缝。为探究液氮超低温作用诱导岩石裂缝的起裂和扩展机制,分别对裸眼井筒、预制裂缝和水力裂缝进行液氮超低温冲击作用模拟实验,获得诱导裂缝分布特征,并测量超低温冲击作用过程中井筒径向和预置裂缝法向温度场变化,研究最大拉应力准则和应力强度因子断裂准则,判定超低温诱导裂缝扩展范围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超低温诱导裂缝主要垂直于裸眼井筒井壁、预制裂缝和水力裂缝等已有裂缝面起裂,且诱导裂缝两侧同样会出现垂直于诱导裂缝起裂的次级诱导裂缝,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根据超低温诱导裂缝扩展尺度的实验结果,提出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和应力强度因子断裂准则分别判定诱导裂缝扩展长度下限和上限的方法。此外,提出水力压裂结合液氮压裂改造储层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为液氮压裂可行性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要介绍了空调冷凝热回收的意义,其次简要介绍了冷凝热回收的分类及冷凝热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然后重点介绍了复合太阳能的空调冷凝热回收热水供应系统和复合太阳能-热泵热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对复合太阳能的冷凝热回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