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氯化锌活化及水蒸气?氯化锌协同活化方法制备了3种流化床用树脂基球形活性炭,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活性炭对乙酸乙酯的动态吸附行为,对比了其传质区长度,并利用Yoon?Nels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 结果表明,3种活性炭的摩擦磨损指数均小于0.1%,耐磨性能出色,物理、化学协同活化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1702.49 m2/g,对二甲苯的静态吸附容量达0.86 g/g.  相似文献   
2.
市政供水中锰离子超标不仅带来感官问题,也会危害身体健康。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能源构建曝气系统,进而形成流化水钠锰矿耦合浸没式陶瓷超滤膜一体化除锰净水设备。具体来说,就是在抗氧化陶瓷膜膜池中原位制备极具吸附能力和催化氧化效能的锰氧化物,结合膜滤初期高效截留富集的锰氧化菌,同时采用曝气流化的方式增强悬浮态水钠锰矿除锰能力。结果表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满足曝气环节的用电需求,每日最高产电量为48.29 W·h,可以供曝气泵产气241.45 L。该设备对地下水中的锰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锰离子<0.5 mg/L的前提下,出水锰离子浓度低至0.008 mg/L,去除率达到98%。运行结束时,膜通量稳定在20 L/(m2·h),依然保持稳定净水效果。微生物分析显示,膜池内存在着大量的锰氧化菌,是系统除锰能力的一项保障。XPS、XRD、拉曼和SEM-EDS分析表明,悬浮态水钠锰矿的形成和成熟有利于提高系统对锰离子的去除能力,是系统除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典型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厂VOCs排放现状及治理技术和改造状况,针对500 m3/h炼化污水处理厂,VOCs废气排放量约35 000 m3/h,不同装置VOCs排放浓度差别明显,低浓度废气平均为200 mg/m3,高浓度废气平均为2 600 mg/m3。针对此类VOCs排放,采用吸附-冷凝预处理加生物氧化的治理工艺存在冷凝效率低、投资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结合炼化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将低浓度废气浓缩后与高浓度废气混合通入炼化装置加热炉进行焚烧处理具有可行性,可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改造结果显示VOCs去除率大于99%,年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4.
智能井液压控制管线处于一个温度变化复杂的环境,并且液压油中含有少量气体,直接影响管线内流体特性,从而影响管线内压力、流量压力信号的准确性及潜在水锤问题的压力波动,甚至会导致井下液压控制工具无法正常作业。传统分析管道系统一维瞬变流建立在不考虑热交换即温度变化条件下,导致计算出来的末端压力值与末端水锤压力误差较大。为此,在传统瞬变流方程计算基础上,考虑温度变化及含气量对液压油密度、黏度及体积模量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具有显著温度变化的井下控制管线瞬变流计算模型。并以32号液压油为例,采用特征线法对井下管线非恒温瞬变流模型进行一维计算,对比分析受地温梯度影响下不同温度及含气率下末端压力流量信号和产生水锤时压力波动变化情况,为求解非恒温管线瞬变流提供一种思路,并且所求得的数值结果可为智能井流量控制阀开度动作精确控制及解码器系统水锤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M2高速钢基体抛光预处理工艺,获得表面粗糙度和膜基结合强度良好的Cr N硬质涂层。采用正交法设计了不同压力、砂料、干湿方式等喷砂工艺参数进行高速钢基体预处理工艺研究。对预处理后的基体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沉积Cr N硬质涂层。通过扫描电镜、XRD、粗糙度仪和划痕测试仪等仪器检测分析了Cr N涂层的形貌、涂层物相结构、涂层粗糙度和涂层结合力等组织性能。喷砂压力较大和砂料硬度较高时,其涂层粗糙度较大,膜基结合强度较小。对采用玻璃珠砂料在2bar压力下进行干喷砂预处理后的基体进行涂层处理,其涂层综合性能最好,其膜基结合力为78N,涂层表面粗糙度为0.369μm,涂层厚度约为5μm,涂层厚度均匀,涂层表面比较平整致密,基本未见明显的孔洞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双金属Ni-Co/HZSM-5催化剂,考察反应温度和Ni与Co质量比对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性能的影响。采用BET和H2-TPR表征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负载的活性组分均匀分散在HZSM-5载体孔道内。Ni与Co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促进了Ni-Co/HZSM-5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单金属Co催化剂几乎对甲烷没有转化活性,双金属Ni-Co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提高,Ni与Co质量比6∶4时,催化剂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单金属Ni催化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