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丁腈羟液体聚合物多元醇和有机蒙脱土(OMMT)进行预混插层处理,然后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进行反应,得到层状硅酸盐复合预聚体。随后预聚体与扩链剂(DMTDA)反应制备出聚氨酯脲(PUU)/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OMMT含量在3%时,纳米粒子表现出较强的增强作用,材料表现出最高的力学性能。OMMT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第一热失重区和第二热失重区的的热降解温度,同时提高了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材料的内损耗因子tanδ。  相似文献   
2.
室温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的耐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PTMG)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采用三羟甲基丙烷脱水蓖麻油酸酯(TMPDCO)进行改性,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室温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研究了TMPDCO的含量、亲水基团含量、软段多元醇种类与相对分子质量、封端剂以及氮丙啶交联剂等对聚氨酯涂膜耐水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合成配方,获得了优良耐水性能的水性聚氨酯树脂。  相似文献   
3.
以碳酸二甲酯(DMC)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在三乙胺等有机胺类催化剂催化下,酯交换制备出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鉴定产物的结构;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减压时间对PCDL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详细研究了原料摩尔比(DMC/BDO)、催化剂用量、减压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优化了PCDL的合成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DMC/BDO的摩尔比为1.2~1.25,催化剂用量占BDO的质量分数为0.5%,采用阶段控温方式制备出数均分子量在1600g/mol左右的PCDL。  相似文献   
4.
TMPDCO对封端型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羟甲基丙烷和脱水蓖麻油酸为原料合成了三羟甲基丙烷单脱水蓖麻油酸酯(TMPD-CO),研究了TMPDCO用量对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的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胶膜的耐水、耐醇、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PDCO的加入,增加了水性聚氨酯的不饱和度,有利于交联成膜;当TMPDCO用量占预聚体总羟基的摩尔百分比为40%时,水性聚氨酯的耐水、耐热和耐醇性能较好,并且当预聚体R为5时,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TDI三聚体的合成及其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了TDI三聚体,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了反应跟踪,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条件;用TDI三聚体替代TDI合成了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HTBN/PTHF)聚氨酯/脲(PUU)弹性体,对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三聚反应的进行,在1706 cm-1 处异氰脲酸酯环的特征峰吸收强度增强,表明三聚化程度提高;三聚反应的最佳温度为50℃.用TDI三聚体替代TDI合成的PUU弹性体在300~420℃范围内的热稳定性要比TDI基PUU的好,但其拉伸强度、伸长率和永久变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丁腈羟和聚醚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及扩链剂为原料,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双二五和化学交联剂N,N'-马来酰亚胺间苯撑(HAV-2),制备了邻接交联型聚氨酯脲弹性体(PUU).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AV-2用量的增加,交联PUU弹性体的高温力学性能保持率逐渐提高,弹性体由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不再有软化点出现,表现出较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