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以超滤为核心工艺处理洗车废水,对比了采用混凝沉淀-砂滤和单独采用砂滤作为预处理时的出水指标,两种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9.4%和99.1%,对COD的去除率为69.5%和53.4%,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ic surfactant,AS)的去除率为69.2%和27.6%。结果表明,采用适合的预处理单元,以超滤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在洗车废水循环回用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放电等离子体降解VOCs的处理量,降低反应装置在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实验利用调制脉冲电源驱动多层平板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产生低温等离子体,考察了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O_3产量,并进行了异戊烷降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调制脉冲放电可以分为放电阶段和放电间歇两个阶段,放电能量主要集中在放电阶段;减小占空比有利于减少欧姆热效应,降低反应器的温度,提高O_3产生的能量效率;调制脉冲放电可以有效地利用放电阶段产生的自由基以及活性物质,在占空比20%时,能量效率可以达到9.8 g/(kWh)。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某炼油厂含油系列污水处理生化段缺氧/好氧(A/O)工艺,利用BioWin 5.0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和优化。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目前A/O工艺的运行状况。然后调节工艺参数对校正后的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运行条件下,出水COD几乎没有变化,TN去除率提高2.9%,曝气能耗下降了17.8%,节约了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大气压氩气条件低载气流量下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通过拍摄放电图像、光谱分析、测量放电波形图等手段研究了大气压氩气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特性。分别考察了电压、频率、气隙间距和载气流量等参数对DBD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外加电压幅值和频率可以显著增强放电功率。提高电压幅值会产生更多的高能电子,提高放电频率可以改变高能电子的分布,使得高能量电子数密度升高,低能量电子数密度下降。气隙间距的减小可以明显提高放电均匀性。载气流量增大时,放电强度下降,但放电均匀性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某炼厂进行了氢气网络优化研究,不仅从优化技术角度突破了氢夹点理论对于加氢装置氢/油体积比和氢分压固定的严格限制,而且提出的一套优化方案所需的氢气总供应量比设计方案减少14542 m3/h,总操作费用比设计方案降低6620万元/年。这是国内首次将氢夹点技术推广应用到炼厂工程设计中,为氢气网络优化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苯为生物质气化焦油的模型分子,在全新设计的电场局域增强的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开展苯与CO2反应制合成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放电电压和CO2初始浓度对苯与CO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氩气为载气的280μL/L苯和3000μL/L CO2混合气在流速250 mL/min、放电功率60.3 W条件下,苯和CO2的转化率最高可达40.2%和67.3%,产物H2与CO的摩尔比达到0.132;苯能显著促进CO2转化,而CO2初始浓度对苯转化率影响小,且CO2能显著降低苯降解的中间产物丙酮。结合发射光谱分析,推测了苯与CO2制合成气的反应过程,表明苯的亲核属性可能是CO2转化效果提高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温和条件下CO2氧化生物质气化焦油制合成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